三年施肥对梨园土壤和叶果氮磷钾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198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我国梨树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94万公顷和1640万吨,均占全世界总量的68%,是我国仅次于柑橘和苹果之后的第三大栽培果树。近年来,盲目追求产量而过量施入化肥,带来了梨园土壤酸化、有机质降低、土壤养分失衡和果农经济收益减少等问题。因此,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目标产量对梨园进行合理施肥与种植管理,在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加产量与降低成本,改善土壤肥力和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2019年在重庆市永川区黄瓜山以20年树龄黄花梨树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4个施肥(农民习惯施肥(FP,farmers practice)、配方施肥(OPT,optimal fertilizer management)、专家推荐施肥(NE,nutrient experts)、NE基础上减少25%的氮肥(NE-25%N)处理下0-20cm、20-50cm梨园土壤pH值、氮(N,nitrogen)磷(P,phosphorus)钾(K,potassium)养分和梨树叶片、花、果实氮磷钾养分的年生长周期变化及三年年际间的变化差异和规律。另外测定了5个不同施肥处理Control、FP、OPT、NE和50%OF+50%CF(NE施肥量的50%以有机氮(organic fertilizer)替代化学氮(chemical fertilizer))、5个不同氮水平(NE-25%N、NE-15%N、NE、NE+15%N、NE+25%N)处理以及缺素(不施氮肥(NE-N)、不施磷肥(NE-P)、不施钾肥(NE-K))处理下梨果的产量和品质。探索连续三年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pH值、氮磷钾养分变化情况和梨树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情况。结合12个不同施肥处理下黄花梨果实产量、品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预期结果能为优化施肥以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果实产量品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三年施肥处理下,0-20cm土层,土壤pH值在2017-2019年的年际间变化均表现为2019>2018>2017,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逐年升高,且表层土pH值高于20-50cm深层土。两个土层的土壤pH值均从2017年的强酸性提升至2019年的酸性,说明连续三年施肥处理下,梨园土壤酸化现象得到一定的缓解。(2)0-20cm表层土和20-50cm深层土中的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呈逐年升高趋势,有效磷呈逐渐降低趋势。表层土中碱解氮含量由2017年的中等水平(104.16±3.13 mg/kg)升高至2019年的丰富水平(157.48±4.49 mg/kg),深层土中碱解氮含量由2017年的较缺水平(69.55±3.60 mg/kg)升高至2019年的中等水平(106.10±4.73 mg/kg)。2019年0-20cm土层中有效磷年平均值(210.4±7.6 mg/kg)较2017年降低了57%。表层土中速效钾含量由2017年的中等水平(145.4±7.9 mg/kg)升高至2019年的丰富水平(203.4±11.2mg/kg),深层土中速效钾含量由2017年的中等水平(120.1±5.2 mg/kg)升高至2019年的较丰富水平(160.9±12.1 mg/kg)。连续三年施肥处理下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NE施肥效果最佳;梨园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磷养分过剩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3)土壤pH、N、P、K养分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存在相似性。2018和2019年0-20cm和20-50cm土层的土壤pH值,在不同年生育期的变化均为休眠期至膨大期逐渐上升,至膨大期达到最高值,膨大期至壮果期下降,壮果期至成熟期有一定回升。2017年0-20cm、20-50cm和2019年20-50cm土层的碱解氮含量年周期变化趋势表现为休眠期至盛花期升高,盛花期达最高值,至壮果期逐渐降低,成熟期略有回升。2019年0-20cm和20-50cm土层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年周期变化与土壤pH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成熟期速效钾回升明显,与盛花期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梨树在果实成熟采收后,继续吸收养分贮藏在树体中供第二年萌发利用,而此阶段没有施肥,因此从果实成熟期至次年休眠期,土壤中的N、P、K养分含量显著降低,休眠期阶段土壤中养分含量为全年最低。(4)黄花梨叶片和果实N、P、K含量均随施肥年限增加呈逐年降低趋势。2017叶片N、P、K的年平均含量均高于叶片养分含量适宜范围,至2019年叶片N、P、K年平均含量虽然较2017年有显著降低,但在适宜范围内或略高于适宜范围,说明树体并不缺乏N、P、K养分。果实氮、磷、钾含量在2017-2019年的变化趋势与叶片N、P、K的变化情况相似。黄花梨叶片和果实的N、P、K养分含量在年周期内总体呈下降趋势。叶片N、P、K含量在盛花期至壮果期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至成熟期略有回升;果实N、P、K在盛花期至成熟期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成熟期为全年最低。其中,膨大期叶片P含量较盛花期降低了约52-66%;膨大期幼果中的N、P含量较盛花期下降了约52-65%。(5)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在FP、OPT、NE和50%OF+50%CF四个施肥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均是NE处理下的黄花梨产量最高,分别是25.6、33.2、36.4 t/ha,2019年较2017年增产10.8 t/ha;2019年NE处理下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为最高。4个施肥处理中,随着施肥量增加,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呈逐渐降低趋势。(6)5个不同氮水平施肥(NE-25%N、NE-15%N、NE、NE+15%N、NE+25%N)处理中,2017年、2018年和2019年NE处理下果实产量均为最高,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19年NE-25%N施氮下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NE+15%N施氮下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最低;NE+25%施氮下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最低,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说明过量施氮降低了果实品质。(7)3个缺素施肥处理中,不施氮(NE-N)、不施磷(NE-P)和不施钾(NE-K)下的黄花梨果实产量较NE处理均有降低。NE-N、NE-P、NE-K与NE处理相比,2017年分别减产10.7、3.4、11.1 t/ha;2018年分别减产5.9、7.0、9.9 t/ha;2019年分别减产5.7、4.4、8.6 t/ha;NE-K的减产效果最明显,其次是NE-N,NE-P处理下减产最少。2017-2019年3年数据显示,NE-K处理下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低于NE和NE-N、NE-P处理,说明钾素与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的形成密切相关。综合比较重庆永川黄瓜山梨园5个(Control、FP、OPT、NE、NE-25%N)不同施肥处理对梨园土壤pH、氮磷钾养分和梨树叶片、果实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及12个(Control、FP、OPT、NE、50%OF+50%CF;NE-25%N,NE-15%N、NE+15%N、NE+25%N;NE-N、NE-P、NE-K)不同施肥处理对梨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E处理可以实现产量最高、品质较好的生产要求,同时达到减少化肥施用、改良土壤质量的目的。因此,NE(专家推荐施肥)是可以作为重庆黄花梨园高产优质的推荐施肥方案。
其他文献
铁基金属玻璃兼具高强度、低成本、强耐蚀性以及良好软磁性能等特点,在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铁基金属玻璃在热力学上属于亚稳态材料,在长期服役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发生结构演变而丧失其独特性能。因此,如何保持铁基金属玻璃的结构稳定性,拓展其使用范围和应用空间,是当前该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外,铁基金属玻璃的形成能力还十分有限,为克服形成能力差的难题,从简单组元出发,发展新型铁基
乡村地域系统是由人文、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区际联系的乡村空间体系,是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对象。针对生产要素快速非农化、环境污损化等日益严峻的“乡村病”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我国连续18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实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等战略方针,旨在加快补齐“三农”短板,破解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难题。作为乡村地域系统
王阳明乡村治理思想及其实践的产生,是在明朝中后期,正是明王朝朝政腐朽之时,彼时地方基层组织——里甲制度陷入崩溃,加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流民四蹿,聚党为寇,地方秩序陷入失控的状态。王阳明一生求学问道、科举为官,不论是贬谪边陲、居夷处困之时,还是剿匪平叛、沙场浴血之时,还是闲居山林、授徒讲学之时,王阳明始终矢志不渝地追求“读书学圣贤”的理想,都在探索“教化人心、追求本心”的“致良知”之学
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提出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实行“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重庆市位于西南丘陵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使耕地地块破碎,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质量有待提升。为了更好的开展耕地保护工作,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耕地质量,开展“旱改水”适宜性评价及整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总产最高的粮食作物。为防控玉米病虫害,目前主要采用播种前包衣处理的方式。但近年的研究发现,常用的玉米种衣剂如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会对非靶标生物和植物本身造成潜在危害。此外,当前研究表明,农药会对植株本身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但关于玉米种衣剂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玉米苗期的理化反应,对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研究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的方式,选择玉米
公元前479年,希腊人在斯巴达人波桑尼阿斯的带领下赢得了具有决胜性意义的普拉提亚战役。但局部战争并未正式结束,直至公元前449年和约签署前,希腊随时面临着波斯入侵的威胁。在此背景下,雅典领导伊奥尼亚人,建立提洛同盟。随着提洛同盟日渐扩大以及远征埃及的失败,前454年,雅典将同盟金库迁至雅典,提洛同盟正式完成了向雅典帝国的转化。传统观点认为,帝国时期,雅典为强化对帝国成员的控制,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
共同的信仰与情感是社会团结的精神纽带,能够链接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摆脱利己主义的不良影响,促使人们加入村寨共同体。马棒寨是云南省西南角的一个传统傣族村落,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地理文化空间里,合作互助是每个家庭维护生存发展权益的需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熟人社会是中国乡土的本质特征,马棒人因血缘交错、地缘邻接与业缘互助的特征而具有团结的先发优势。村寨共同的信仰和民族特质凝聚着集体
土壤颗粒特征(大小、形状、组合与聚合形态、表面性质)及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土壤颗粒-水-气界面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而影响了土壤的持水能力、抗剪强度等水土力学特性。当前颗粒特征、土壤水力学过程及土力学过程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但宏微观角度下颗粒特征及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对水土力学特性影响作用的研究依旧十分匮乏,此外鲜有学者定量计算孔隙盐溶液所引起颗粒表面电场、颗粒间物理化学应力的变化及其对土壤抗剪强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纽约为艺术的前卫性和创造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国家经济的强盛促使文化愈发繁荣,艺术的风向开始转向美国。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街头涂鸦闯入了美国当代艺术家的视野,产生了一种比波普艺术更加生活化的艺术态度,层出不穷的艺术新门类带给美国一种更加开放的状态。涂鸦艺术常常被评论家定性为大众、商业、流行、娱乐和消费文化的代名词。涂鸦艺术着重传递轻松、自由、活跃且富有张力的精神力量,这符合后现
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假期制度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国逐渐走向休闲经济时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让人们的休闲意识逐渐増强。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为人们带来多样化的休闲环境,另一方面也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为地理学科研究者们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空间数据中微观描述的不足,能够更详细地描述微观主体的行为和活动。国内外学者对于各类休闲设施展开了多角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