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排风回收及利用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epuw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环保、节能及低碳的联合挑战,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因能有效应用低品位能源,并采用水为制冷剂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分为处理空气通道和再生空气通道,处理空气经除湿降温后直接送入空调房间;再生空气经完成对转轮除湿机的再生后直接排至室外。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空气排风为高温高湿空气,具有很高的热量和湿量回收价值。因此,本文提出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排风回收及利用方法,并分别对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夏季排风热量和湿量进行回收研究及将冬季再生排风应用于干燥空气加湿进行研究。提出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排风回收及利用方法,应用热力学理论分析夏季再生排风热量和湿量的回收以及冬季再生排风加湿的可行性,对系统部件建立了热力学理论模型。对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夏季再生排风进行热湿回收实验研究,实验测试了再生排风温湿度与再生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再生排风温度随再生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再生排风温度为120℃,排风空气温度为50.1℃;再生排风含湿量随再生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再生排风温度为120℃,再生排风空气含湿量高达39.1 g/kg,表明再生排风具有很高的热回收和湿回收价值。对热回收性能研究表明,热湿回收装置可回收排风空气的热量,制备出低温的生活热水;对排风空气进行湿回收,当再生温度为120℃时,可从排风空气中回收排风取水量4.2~5.6kg/h;并对排风取水水质进行检测,水质检测结果为,pH为7.04,电导率为24.7μs/cm;排风取水可作为冷水机组的补水或生活用水,取水后的排风空气温度较低,可对转轮除湿空调系统进行预冷。对夏季再生排风回收性能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利用TRNSYS建立仿真模型,对西安市典型年6月1日至9月30日进行动态小时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系统能够在夏季提供舒适的环境,送风温度范围为18.1~23.3℃;整个制冷季节可从再生排风空气中回收再生排风取水29314kg;太阳能作为转轮除湿机的再生能源,在81%的小时数内COP在1.0~2.73之间变化,提供大约81051.7 MJ能量,约节能39.8%,并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0501 kg。利用冬季再生排风加湿性能,提出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冬季模式,应用太阳能进行加热,转轮除湿机排风进行加湿,以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利用TRNSYS软件对西安市典型年11月15日至第二年3月15日进行动态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系统送风温度为25.2~35.4℃,送风含湿量为8.0~12.1g/kg,整个供暖季节中,太阳能可提供56.6%的供热量;存在最优的流量比0.57使得转轮除湿机的加湿效率最大。系统采用全排风形式时,加湿效率为1.4~1.6;当加入一定比例的新风时,加湿效率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图像修复是利用合理的像素值填充原本图像中缺失或被遮挡区域的技术。传统的图像修复方法在针对修复区域结构复杂、包含强语义信息的图像时难以修复。而生成对抗网络通过生成器与判别器之间的对抗学习、相互优化,以此可以生成以假乱真的样本,该特性使得生成对抗网络非常契合图像修复,因此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修复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编码器采样时信息丢失的问题,本文使用空洞卷积代替普通卷积,以获得更大的感受野,减
现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在商业、安全、军事等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新一代国产DSP处理器上实现人脸识别算法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创新,研究人脸识别算法在国产芯片上的实现,可以避免国外企业在技术支持和产品供应上带来的“卡脖子”风险,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理论价值。本文首先对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改进,然后对改进的算法在国产DSP上的编程优化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人脸识别系统在国产芯片
火灾作为一种频发的灾害事故,使得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避免火灾发生,对其进行早期检测已成为关键一环。传统火灾检测方法是通过传感器设备对环境中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判断,但是普遍存在检测距离受限、反应慢、误报率高等问题。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视频图像处理领域中飞速发展,基于此的火焰检测方法开始形成新的突破点。但目前现有的火焰检测方法,还存在着检测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针
图像复原是利用退化过程的先验知识恢复图像未退化前的面目。目前,针对加速图像复原算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基于高性能处理器实现图像复原也是一种有效的加速方式,但应用于国外处理器研究较多,基于国产DSP加速图像复原算法研究甚少。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国产高性能处理器博微DSP1042(BWDSP1042)的非盲目反卷积图像复原算法,通过在BWDSP1042上优化移植耗时较长的关键算法,在保证复原图像质
人体行为识别是一项通过对视频中相邻帧的空间关系建模,让计算机自主理解人体行为的技术。在人与计算机的非接触交互与机器人教练任务中,需要机器人对人体手部行为进行识别。然而目前行为识别算法不能准确地理解人体手部行为,且不能很好的利用标签中各个不同行为之间的联系。因此,对人体手部行为识别算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视频帧提取时存在冗余帧的问题,对结构相似性算法进行改进,实现基于最小结构相似性的关键帧提取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由于具有高性能,低时延,可增加用户接入数且与现有4G架构兼容等优点,已成为5G中广泛研究的技术。功率分配是NOMA中的关键部分,用户分组是功率分配的前置条件,而现有的用户分组算法和功率分配算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用户分组算法和功率分配算法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用户分组算法存在局部最优,不能解决用户动态
CMM2-20型矿用液压锚杆钻车因其具备工作压力高、动力头输出扭矩大和回转速度无级可调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中,但其钻架的可靠性一直是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建立钻架的三维模型和模拟实际钻架在工作面的工作情况,采用有限元法对钻架进行了静力学、模态和疲劳寿命分析,为钻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对提高钻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CMM2-20型矿用液压锚杆钻车钻架结构受力分
雷达显控平台是现代雷达系统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直观的显示探测目标的点迹和航迹等信息。现有雷达显控平台主要针对通用计算机或者专用显控终端设计实现,但具有体积庞大、复杂环境下工作效率低以及操作困难等问题,无法满足特殊作战环境下的控制需求。得益于近几年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本论文主要讨论了针对Android系统开发设计便携、高效以及运行稳定的雷达显控平台的相关内容,突破传统的雷达显控平台体积大和操
故障诊断技术是针对机械设备的异常状态检测、异常状态原因识别及异常状态预测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本文以煤矿刮板输送机传动部为研究对象通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故障数据的准确检测、提取及处理。刮板输送机作为连接工作面与外界的重要纽带,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刮板输送机己经发展到重型化、自动化,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吨位大,安装工序繁杂,运输线路长系统复杂,刮板输
瓦斯一直以来都是煤矿安全生产面对的主要灾害,其造成的人员及经济损失也最为严重。分析煤层上覆岩层的裂隙发育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瓦斯抽采方案能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积极的安全保障。本文针对现阶段铜川矿区缺少缷压瓦斯富集区定量化研究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物相似模拟、COMSOL多物理场数值模拟以及现场探测精准的确定了高浓瓦斯富集区,并在玉华煤矿2407工作面进行了工程验证。论文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