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子建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民间立场和民间情怀的作家。她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姿态,在她的整个文学世界中,有一种稳定的精神哲学和文学情感,有某种统一的主题和气质,那就是她对民间大地的一往情深,对民间百姓的深情理解,对民间精神资源的开掘升华。迟子建以忠于文学忠于内心的写作态度书写了独特的民间情怀,她对普通民众物质生存和精神世界的关注,她所热心营造的和谐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她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倡导在今天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民间”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同时借鉴了相关的民俗学理论和叙事学理论,主要从民间立场、民间生活样式和民间叙事三个方面探讨迟子建小说的民间维度。第一,迟子建的民间立场是关注底层。与知识分子启蒙立场比较,民间立场是与民间底层民众亲近,认知上,对底层民众有认同感;情感上,给予底层民众以理解;行动上,给底层民众以赞美。与政治意识形态立场相比较,民间立场与政治意识形态疏离,表现为把沉重的历史融入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把残酷的政治运动消解在浓厚的亲情里,把底层政权的污浊腐败涤荡于清新的大自然中。第二,在民间的生存空间中,民间生命形态最重要的特质是关心生存。物质生活上,家庭生活生产资料、饮食和本欲构成了生存最基本的要素;人际关系上,亲邻之间、陌生人之间及两性之间的和谐互动是人们直面生存困境并支撑人们走出生存苦难的力量;道德信仰上,罪恶与正义交锋,舆论与亲情博弈,死亡与生存对峙,爱与恨交织,在选择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上彰显民间精神传统的自由自在。第三,关照朴素的民间叙事。叙事时间上遵循了传统小说创作的线性连贯叙事。叙事语言口语化,修辞化语言则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民间色彩。在叙事视角上选择被边缘化的智障视角、女性视角和动物视角,用容易被忽略的叙事话语揭露生存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