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治疗Ⅲ、Ⅳ级肝右后叶外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 :右江民族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5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治疗III、Ⅳ级肝右后叶外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III、Ⅳ级肝右后叶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受伤情况:受伤时间、受伤原因、合并伤、肝损伤等级;术中情况:腹腔积血量、输血例数、术中修补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禁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左侧卧位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纳入15例和16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受伤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腹腔积血量、输血例数、术中修补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优于后者。实验室检查方面,入院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谷丙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III、Ⅳ级肝右后叶外伤患者,左侧卧位腹腔镜治疗是安全、可行的。2、左侧卧位腹腔镜具有暴露好、修复方便、二次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强化血糖控制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溃疡创面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6-3p、miR-125b-1-3p变化及创面愈合的影响,从外泌体micro RNAs角度探讨强化血糖控制对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收集了45例有溃疡面的糖尿病患者第1天和治疗第10天的全血样本和部分创面肉芽组织,根据临床实际治疗情况分为以下2个组:强化血糖控制组(21例)、常规血糖控制组(24例);选取10例正常
目的:探讨桂西地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09月-2020年0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共849例,经过筛选后符合要求的有355例,回顾性分析2016年09月-2020年09月35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是否饮酒;是否有腹水;是否有肝性脑病;是否合并糖尿病;病因: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1-5p表达及创面修复的影响,探讨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伦理审核批准,取46例2型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治疗前(第1天)及治疗后(第10天)的空腹静脉血液标本和溃疡创面组织,按照临床血糖控制情况分为2组:血糖严格控制组共30例,血糖常规控制组共16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案不做特别限制,以胰岛素治
目的:分析并了解胃息肉患者临床特点及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胃息肉的认识及诊断,探讨如何更好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早期预防,同时为临床胃息肉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数据共274例,按照不同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息肉组(adenomatous polyps,
如何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着眼于精备、细备教案,巧妙地多渠道地设制每节课的课眼,以一节课的精要之处,牵动40分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下面谈谈几种课眼的设置:
会议
目的:明确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人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AMPK)信号通路在A549细胞自噬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从细胞层面初步揭示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在L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丰富和强化写作素材的积累,则是提升写作效率及质量的一个关键和有效手段。本文着重提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包括从生活中积累、从阅读中积累、从写作中积累以及从媒介中积累,以期为今后教学提供指导。然而,当前初中生作文写作素材积累较少,
期刊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浓香型白酒酒醅中主要风味物质及其空间分布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了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主要的风味物质及其前体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酒醅的主要风味物质有38种,其中包括18种酯类物质,10种醇类物质,8种酸类物质,2种白酒有益因子(4-甲基愈创木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在酒醅不同空间层,上层的风味物质仅有18种,但酸类和酯类比例更为协调,且丁酸乙酯与己酸乙
文章以藏文手写乌梅体辅音字母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小样本图像数据集,共包含30个类别,每类有13个样本。分析藏文手写乌梅体字符特征基础上,利用灰度化、尺寸归一化、二值化和取反、位置对齐、图像细化和主轴方向校正等方法首先对乌梅体字体进行预处理,再利用Hu不变矩和Hog特征法提取手写体字符特征。实验表明,在预处理中图像细化(骨架提取)和主轴方向校正等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并不能提高手写乌梅体字母识别率,而位置
目的:(1)验证影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2)探讨SYNE2基因突变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发病相关性;(3)评估SYNE2基因突变位点的致病性和有害性,验证SYNE2基因突变位点的基因保守性,完善非瓣膜性房颤的发病机制。方法:(1)以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实验组,与110例同期住院的非房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总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