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长生与及时享乐——汉乐府游仙诗的生命价值追寻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hd_h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仙诗,早在六朝就已成为堪与山水诗、田园诗鼎足而三的一个诗歌品种。但它远未获得与后两者同等的重视,尤其是对汉乐府游仙诗,一直缺乏系统与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乐府游仙诗作一系统深入的探索。 游仙诗的兴起与神仙思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早在先秦,游仙诗就得以孕育与产生。在汉代独特的思想文化背景的浸淫和崇神寻仙的社会风习的熏染下,汉乐府游仙诗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具有独特的内容,呈现一定的时代特征。我们透过光怪陆离的游仙外壳,希望能挟取其精神内质,追寻到其沉潜的生命价值。 在生命意识的张扬与神仙长生的信仰,生命短暂的悲叹与现世享乐的崇尚的内外推动力的影响与作用下,而产生的汉乐府游仙诗,其精神底里内蕴着独特的生命价值:游仙长生与及时享乐。游仙长生与及时享乐,都是在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对人生的执著与重视,对生命价值的判断与把握;都是在生命时间观照下,对生命的肯定与追求,安顿个体生命的价值选择。然而,在悲剧性的生命本质下,旨在游仙与享乐的汉乐府游仙诗,便蕴涵了独特的生命悲剧意义。 汉乐府游仙诗,在魏晋时期有了新变,由超越死亡追求肉体长生、现世享乐而转变为超越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独立逍遥的精神内质。不管是追求长生享乐还是自由独立,在其背后都蕴涵着悲剧精神与悲剧价值。
其他文献
文艺美学是一门研究文学和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的学科。黄药眠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作家、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
本文从巴洛克风格特征入手分析其内在气质,并试图找出其中的一些精神内涵,将这种精神特质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背景、技巧及思想相对比以便把握二者之间的传承关系。为了更好
产生于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哥特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小说,小说里充满古堡、神怪等因素,并且经常以罪恶、暴力和恐怖凶杀等“黑色”内容为题材。这种小说之所以能吸引大量读者,与它给人
不少人都喜欢吃火锅,一盘盘的牛羊肉、鸡胗、鱼虾、海鲜以及各种蔬菜琳琅满目,想涮什么就涮什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但是,笔者要提醒各位,慢性病患者作为特殊的食客,在涮火锅时一定要趋利避害,别拿自己的健康“开涮”。    痛风患者:避海鲜、鱼虾,宜碱性食物  很多痛风患者虽然没有表现出关节肿痛等痛风症状,但却有“四高”现象(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尿酸),这些患者在涮火锅时应避开或少吃
谚语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出自广大民众之口,是人民群众经验、智慧的结晶。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民族传
三七花  【性味】 甘、凉  【归经】 归肝经  【功能】 清热,平肝,降压  【主治】 治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    良药三七花,平肝还降压  三七是我国名贵的一种药材,主要产在云南一带。尤其以三七为主要材料的成药,叫云南白药。三七的作用主要是平肝降压、安神定志。三七花可以舒张血管,对于心脑血管的循环系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现在高血压是一个常见多发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以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