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的探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等方面的临床特征并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CSDH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月1月-2001年12月经钻孔冲洗治疗的216例CSDH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1、病因:有头部外伤史151例,凝血机能障碍6例,脑积水术后6例,原因不明53例。2、临床表现:60岁以下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多见。60岁以上患者以不同程度肢体麻木或偏瘫为最常见症象。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检查。对不能明确诊断的3例作增强CT扫描,2例作MRI检查。根据CT上血肿密度分高密度、低密度、等密度、混杂密度及分隔型共五个常见类型。误诊8例,均为等密度型。其中7例诊断为脑梗塞,1例诊断为胶质瘤。4、术后并发症:全组治愈213例,死亡3例。出现其它并发症13例,其中血肿复发8例,癫痫发作及脑卒中各2例,张力性气颅1例。 结论:1、大部分CSDH病人有较明确病因,头部外伤最常见,其次为凝血机能障碍和脑积水分流术。24.5%病人病因不明。2、慢性硬膜下血肿60岁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并且无特征性临床表现。3、CSDH CT的五种分型中,等密度型易误诊。增强CT扫描或MRI检查有助于这类病人的诊断。4、BHID治疗CSDH较为安全,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和一定的死亡率,充分认识和预防这些并发症可进一步提高CSDH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指引下的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77例,按照随机数字
<正>日前,全市亮化工程专题会议召开,强调要充分发挥"后峰会效应",把亮灯工程作为民生工程常抓不懈,强化城市景观亮化运行管理,不断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城市亮化工程
人表皮细胞膜片的体外培养及组织结构研究 目的:人表皮细胞膜片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包括细胞消化、分离与收集方法,适宜的细胞接种密度等问题。以获得可供临床移植的人表皮细
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尼采对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理论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朱光潜自称是"尼采式的唯心主义信徒"找到了一种解答的思路。
<正>目的研究其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有症状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对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9.07-2015.07内
会议
<正>青春是一首激情飞扬的歌,教师是一首动听的曲,当年轻的我们用双手谱写青春教师的歌曲时,就注定了我们选择了清贫的职业,奉献的岗位,选择了在艰苦中奋斗,为无悔的青春抒发
会议
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主桥采用(58.5+116+3&#215;340+116+58.5) m四塔三主跨斜拉桥,为国内首座公铁平层合建的多塔斜拉桥。主梁采用一种新型的大挑臂式钢箱梁结构,由中间主箱加
酵母菌和厌氧产气菌在口服液体制剂中常因生长繁殖产生气体,而使药液外溢,药瓶爆裂,可危及用药者的安全。为此进行以下实验以选择合适的仰菌剂。实验材料 1.菌种:酵母菌(H_2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模式镇痛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
1案件资料1.1案情简介2006年11月12日,兴隆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青松岭镇花园村干部报称:在本村村民李某某家水果窖内发现一具尸体,经现场勘验,发现为女性尸体,年龄在30-40岁之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