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65759289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达标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RA患者治疗达标率,为帮助更多患者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397例RA患者。将所有RA患者按在我院的治疗时间分为治疗3个月组、3-6个月组、6-12个月组、12-24个月组、>24个月组,比较不同治疗时间的患者的达标率、复诊依从性、药物依从性。分别按DAS28-ESR、DAS28-CRP、SDAI、CDAI计算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采用Kappa法评估四种评估标准的一致性。将所有患者分别按DAS28-ESR、DAS28-CRP、SDAI、CDAI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对两组的临床特点、用药情况、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单变量比较及多变量Logistic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397例患者中,住院患者41例,门诊患者356例;男女比例约为1:6,平均年龄为(51±11)岁,平均起病年龄为(44±12)岁,中位病程为68(29-121.5)个月。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88.9%、25.4%。本研究中常见的合并症依次是高脂血症(18.9%)、骨质疏松症(10.1%)、高血压病(9.3%)、糖尿病(4.3%);最常使用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依次是甲氨蝶呤(92.4%)、来氟米特(62.5%)、羟氯喹(38.3%)、雷公藤(11.8%);单用一种DMARDs、联合使用2种DMARDs、联合使用3种DMARDs、联合使用4种DMARDs的患者比例分别是6.3%、72.8%、19.6%、1.3%。2、治疗依从性:(1)复诊依从性:复诊时间间隔≤3个月的患者占81.9%,复诊时间间隔为3-6个月的患者占8.6%,复诊时间间隔>6个月的患者占9.6%;治疗时间越长,复诊时间间隔≤3个月的患者比例越低,复诊时间间隔>6个月的患者比例越高;(2)药物依从性:从未自行停药的患者占39.8%,偶尔自行停药的患者占35.0%,经常自行停药的患者占25.2%;按治疗时间分组,从未停药的患者比例在治疗3-6个月组最高(61.9%),之后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经常停药的患者比例在治疗3-6个月组最低(9.5%),之后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最高为30.2%)。3、达标情况:按DAS28-ESR、DAS28-CRP、SDAI、CDAI四种疾病活动指标评估疾病活动度,397例治疗大于3个月的RA患者的缓解率为23.7%-45.6%,达标率为47.4%-58.4%;治疗时间小于12个月时,RA的达标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在治疗12-24个月达到峰值(57.1%-68.5%)后下降。4、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DAS28-ESR、DAS28-CRP、SDAI、CDAI中任意两种疾病活动性指标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在0.706-0.913之间。5、单变量分析显示:与未达标组相比,达标组病程更短、HAQ分数更低、甲氨蝶呤使用率更高、来氟米特和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更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组和未达标组的复诊依从性、药物依从性、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6、在RA达标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HAQ分值高(OR0.006~0.031,P<0.001)、经常停药(OR 0.257~0.339,P<0.01)、偶尔停药(OR0.515,P=0.02)、血小板计数偏高(OR 0.415~0.482,P<0.01)以及使用来氟米特(OR 0.447~0.47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按DAS28-ESR、DAS28-CRP、SDAI、CDAI四种疾病活动指标评估疾病活动度,本研究RA的缓解率为23.7%-45.6%,达标率为47.4%-58.4%。2、病程短、使用MTX治疗、未合并骨质疏松症是RA达标的有利因素。3、HAQ分值高、药物依从性差、血小板计数升高是RA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下睑袋整复术是最流行的美容方法之一,可以改善面部美观。下眼睑和中脸改变经常是老龄患者的第一审美诉求。下眼睑的老化在每位患者中的表现各有不同,包括泪槽畸形、眼眶脂肪脱出、皮肤松弛或轮状突出。目前,通过眶周年轻化来恢复年轻外观的方法主要是经保守简洁的术前评估后,以有限的皮肤切除作为主要的手术方式。根据每个患者下眼睑结构的不同来定制方法很重要。因此下睑袋整复相关的手术技术被广泛地提出,并致力于改善
目的:研究内镜下止血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及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ForrestⅡa期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住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ForrestⅡa期出血患者74例,其中联合组:内镜下止血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及尖吻蝮蛇血凝酶组(n=34),止血夹组:内镜下止血夹夹闭组(n=40)。对患者不同内镜下治疗方法的即时止血、3d内再出血、5d内再
目的:研究复方山慈菇醇提物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建立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复方山慈菇醇提物体内抗乳腺癌效应。方法:1.不同浓度的复方山慈菇醇提物作用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24h、48h和72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值并计算IC50值,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变化。进一步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MDA-MB-2
目的:回顾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并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ATC认识。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AT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所收集到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共收集ATC患者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2:1,年龄40~89
目的: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天疱疮中一种独特的自身免疫性水疱性疾病,可影响皮肤黏膜及人体多个器官。临床上较为罕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且药物疗效不一,预后差。本研究通过报告7例PNP,并检索国内外近年关于PNP病例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PNP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漏诊率。方法:详细报道7例PNP临床资料
研究背景:2018年全球185个国家的癌症数据统计显示,在女性癌症患者中卵巢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第八位。与此同时,卵巢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其在生殖系统肿瘤中致死率高居首位。由于卵巢癌起病隐蔽,确诊时约60%的患者已是癌症晚期,主要依靠手术治疗联合以铂类和紫杉醇类为主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而卵巢癌患者容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影响化疗效果进而导致不良预后。因此,急需寻求新型有效的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与mayo评分的相关关系,同时分析其构建的回归模型对UC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尽快判断患者疾病活动度、拟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2012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238例确诊UC患者的临床病史及血清学资料进行
研究背景荆门蜱病毒(Jingmen tick virus,JMT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人类病原体,蜱是其主要传播媒介。2010年首次在中国湖北省微小牛蜱中发现,目前人感染JMTV的临床报道较少,首次在乌干达红疣猴和科索沃患有致命性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CCHF)的病人身上被发现,强调了JMTV与动物和人类健康的相关性。之后在病人身上取
目的通过对mi R-153-3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表达情况的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研究mi R-153-3p对肝癌细胞SMMC-7721和MHCC-97H功能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 R-153-3p可能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功能进行分析,为mi R-153-3p影响肝癌细胞功能变化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1
目的:(1)探讨迷迭香酸衍生物RAA9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2)探讨RAA9是否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发生自噬;(3)探讨RAA9诱导HCT116自噬发生可能的机制。方法:(1)MTT法检测RAA9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2)划痕实验观察RAA9对HCT116细胞迁移的影响;(3)吖啶橙(AO)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泡;(4)细胞免疫荧光观察HCT116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