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始新统文昌组湖相泥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987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早中始新世完整的沉积记录,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文昌组湖相沉积为理解中国南部早中始新世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时文昌组富有机质泥岩是珠江口盆地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烃源岩,查明其有机质富集机制将为珠江口及类似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有益的启示。本论文依托覆盖阳江东凹全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和典型钻井等资料,在对研究区开展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的矿物学、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工作,查明了研究区文昌组沉积时期的岩浆与热液活动、古气候和古沉积环境演化等特征,并深入讨论了其有机质富集机制。基于钻测井分析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通过单井沉积相和地震相的精细分析,在研究区文昌组主要识别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以及重力流四类沉积相。研究区文昌组沉积时期陡坡扇三角洲和缓坡辫状河三角洲发育规模有限,表明沉积时期以洼间低凸起区的中小型物源输入为主,该时期边界断裂剧烈活动,高构造沉降促使湖相沉积广泛发育。尤其是恩平20/21洼,其半深湖-深湖相在垂向叠加和平面分布上最为稳定,这为富有机质湖相泥岩的发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根据有机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可知,阳江东凹文昌组泥岩显微组分中含有丰富的类脂组分(层状藻、结构藻、孢子体及壳质体)和少量的镜质组分和惰质组分,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湖相泥岩呈现高有机质丰度特征,总有机碳(TOC)含量在1.58-3.56%之间,生烃潜力(S1+S2)最高可达20.82mg/g,氢指数(HI)含量最高可达602.0mg/g TOC。Tmax、CPI、OEP和Ts/(Ts+Tm)值共同指示了文昌组有机质处于低成熟阶段。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Fe2O3和MnO元素呈富集特征,微量元素中Co、Sr等元素亏损明显,而稀土元素中则呈现Tm元素亏损以及轻稀土的明显富集。在中生代燕山期造山带的崩塌、地幔岩浆上隆、地壳拉伸、减薄到塌陷的演化基础上,珠江口盆地新生代发育多期强烈的岩浆活动。基于对岩浆岩体的外部形态、内部反射、以及沉积围岩的变形和接触关系的详细解释,在阳江东凹早中始新世识别了隐伏底辟和刺穿底辟两类岩浆底辟,并将其划分为文三期、文二期及文一期三个期次。岩浆底辟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东部的恩平20/21洼,这可能与其处于阳江-一统暗沙走滑断裂带内有关,转换带和张裂带叠合的特殊构造位置易发生岩浆侵位。主量元素比值((Fe+Mn)/Ti)、稀土元素(δEu*和δCe*)、δ18O-δ13Ccarb同位素值交汇图以及热液指示图版(Zn-Ni-Co和(Cu+Ni+Co)×10-Fe-Mn三角图等)共同支持了文昌组沉积时期的三次热液活动,这表明阳江东凹早中始新世多期岩浆底辟诱发了同沉积时期的多次热液活动。运用元素比值(Sr/Cu、Rb/Sr和SiO2/Al2O3)重建了阳江东凹文昌组沉积时期的古气候演化过程,它们共同指示了文昌组沉积时期温暖的古气候背景,而风化指数(CIA和PIA)进一步暗示了沉积时期较强的风化作用,而在热液沉积单元表现为温凉的半湿润气候和陆地风化的减弱。研究区泥岩样品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整体负偏,暗示了湖泊微型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繁盛,也进一步证实了文昌组沉积时期温暖的古气候条件。此外,无机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也指示了温暖湿润的古气候背景,但同位素曲线多次漂移暗示了沉积时期存在干湿交替气候间隔,这与元素地球化学指示结果相一致。氧化还原代理指标,包括元素比值(V/(V+Ni)、Ni/Co)及元素富集因子(UEF、MoEF)指示了文昌组沉积时期处于贫氧-缺氧的水体环境,而沉积物中δ15N值较弱的正漂移也暗示了不完全反硝化作用的优势。此外,三芴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进一步表征了热液沉积时期的缺氧水柱条件,可能与热液喷溢释放的还原性气体有关。古盐度代理指标100*Mg/Al、Ca/Mg、GI、ETR及C35H/C34H共同表征了文昌组沉积时期淡水的高输入,而深部热液输入则导致局部出现半咸水的盐度波动。泥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Π1和Π2型,有机显微组分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共同暗示了水生生物(藻类和细菌)和陆源维管植物的繁盛,导致文昌组沉积时期的高生物产率。泥岩样品适中的Zr/K和Ti/Al 比率反映了文昌组沉积时期中等程度的陆源碎屑输入,这多来源于洼陷周缘的隆起和凸起区的中生代花岗岩风化。构造演化研究表明,文昌组沉积时期的强烈断陷作用为阳江东凹带来了高构造沉降量,温暖湿润气候下的充沛降雨导致广泛的深水环境。同时温暖湿润气候促进了地表径流的发育,陆源营养养分输入的增多,导致湖泊藻类和陆生维管植物的共同繁盛,并提高了湖泊的初级生产力。此外,高湖平面易于形成底水缺氧环境,为有机质富集提供了极佳的保存条件。温暖湿润古气候是驱使文昌组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文昌组沉积时期广泛的岩浆底辟常促使拆离断裂体系快速拆离和上盘旋转,进一步促进了研究区深陷的欠补偿湖泊环境的发育。同沉积岩浆底辟可能诱导了多期湖底热液活动的发生,热液喷流作用促使湖泊中藻类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Cu、P、Ba等)增多,藻类勃发导致了高湖泊生产力。多次热液活动也促使大量还原性气体(H2S、SO2和CH4)沿着热液喷溢通道向湖盆中释放,进而造成了底水的厌氧和咸化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富有机质泥岩的发育。在对研究区进行构造演化、沉积演化、岩浆与热液活动、古气候和古沉积环境演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有机质富集条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阳江东凹文昌组湖相泥岩的有机质富集模型。早中始新世,研究区处于区域拉张应力背景,在拆离断裂和岩浆底辟的共同影响下,发育深陷的欠补偿深湖沉积环境。温暖湿润古气候和间歇性热液活动促使了湖泊藻类及周源陆生植物的繁盛,为有机质富集提供了充足来源。高湖平面造成底水缺氧环境,而热液活动释放的还原性气体也进一步促进了有机质的保存。因此,温暖湿润古气候间隔和间歇性的热液活动共同控制了始新统文昌组湖相富有机质泥岩的形成。
其他文献
本文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特点、污染食品规律、食物中毒事件、检测标准等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溶血毒素和检测方法,提出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5要点和关键措施,以期更好地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正>(接2022年第6期)六、SBW系统的路感反馈控制汽车转向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操纵转向,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盘来控制转向轮绕主销转动;二是反馈路感,将整车及轮胎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通过转向盘反馈给驾驶员,即路感。前者驾驶员是输入,实现转向系统的角位移功能;后者是将路感反馈给驾驶员,实现力传递功能。二者结合,构成了汽车转向过程中的“人一车—路”的闭环控制。
期刊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四川省职教立法进程,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会同省教育厅、省教科院等单位组成课题调研组,对四川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开展专题调研。课题调研组了解掌握了本省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目的 评价拉力螺钉技术在牙槽嵴块状骨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例前牙区Terheyden 2/4型种植修复术前牙槽嵴水平向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18~54岁,最窄牙槽嵴宽度1.2~4.0 mm,采用拉力螺钉技术,将自体骨块固定于受植区,周围骨缺损区填塞去蛋白牛骨基质(Bio-Oss),覆盖脱细胞猪心包膜(博纳膜,博纳格科技),减张缝合伤口,观察并记录术中是否发生骨块
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关系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由于其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难以用一般的经验研究方法直接观察,现有研究中鲜见两者协同关系的动态演化分析。针对上述理论缺口,根据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描述企业创新行为,提出M-T创新系统耦合概念,建立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 PLE进行仿真运行,以探讨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关系的演化机理。结果显示:M-T创新系统演化具有典型的增长性、一致性
学位
目的:对山东省某市县级精神专科医院精神障碍护理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提升其护理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山东省某市6家县级精神专科医院作为评估对象,利用加权累加综合评价法、TOPSIS法和RSR法对其精神障碍护理服务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档排序;采用深入访谈法分析影响县级精神专科医院精神障碍护理服务能力提升的深层次原因。结果: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家医院均属于“中”层次;过程性服务能力得分最高(
目的:通过下颌磨牙区外斜线处骨组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明确年龄、性别、下颌第一、二、三磨牙,以及下颌舌侧窝角度因素与下颌磨牙区外斜线骨高度、厚度的相关性,为下颌骨外斜线块状取骨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患者,收集其基本信息及拍摄
“课程思政”这一教育概念一经提出,已然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其实质就是,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理念和实践活动。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中蕴含的美育和素质教育功能其实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元素,因此,如果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较好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会形成音乐学科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音
目的 探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深度烧伤患者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奇数)和试验组(偶数),各30例。对照组给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