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国诉前议定书制度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影响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诉前议定书制度是在20世纪末英国民事司法改革中引入民事诉讼的,诉前议定书通过规定诉因说明书,文件披露,专家证人等内容要求当事人在审前进行充分的交涉,当事人在诉前达成和解,或者在诉讼前锁定争议点从而使诉讼程序能够快速的进行。诉前议定书的制定和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英国民事诉讼中诉讼拖延和费用高昂的弊端。我国民事诉讼中与诉前议定书相似的规定有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和解制度和简易程序制度。   本文阐述了诉前议定书的产生及其价值,包括背景,立法目的和对英国民事诉讼的影响。论述了诉前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大致的内容,具体规定,诉前议定书的新发展和违反诉前议定书的后果。分析了诉前议定书与民事诉讼相关制度的关系,包括了诉前议定书制度与和解制度的关系,诉前议定书制度与证据收集与交换制度的关系,诉前议定书与小额程序和简易程序的关系,其中分别分析了几种相关制度的概念及其与诉前议定书的相关之处。阐述了诉前议定书制度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制度,证据收集和庭前交换制度,小额程序和简易程序制度的启示。并且都各自总结了这些制度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运行情况,最后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民主立法、以良法促发展的国家法治建设目标。对立法公众参与的深入推进是实现民主立法、多立良法的重要途径,对法案起草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研究是对立法公众参与的精细化发展。目前,学界和实务部门对法案起草中公众参与问题的特殊性、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如何从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公众依法有效的参与到法案起草中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法案起草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是
随着福利国家的产生,政府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受侵害,而且积极行为,主动为公民谋福利也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服务大众为目标的服务行政
全球政治和经济光景瞬息万变,每一时期都有新的强有力的经济体在出现,不同国家之间新的经济政治关系也不断形成。这其中就包括令人瞩目的沙特和中国的关系。为何这两国的关系如
《合同法解释(二)》第29条规定衡量违约金是否过高,人民法院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预期利益”和其他综合因素予以衡量。该条规定忽视了“预期利益”的基础地位和重大价值,该
在我国进一步加快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必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调控手段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产业支持。税收优惠是国家实现对经济
在当今的商事活动中,股东资格争议引发的公司纠纷比比皆是。而股东权的清晰确定对公司的营运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各国的公司立法也在为健全保护股权、确定股东资格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