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养老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82年,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提出“积极老龄化”口号,并通过《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决议,将老年人参与作为基本原则之一;1992年,联合国发表《老龄问题宣言》,促请各国在老龄问题上采取积极行动;2002年颁布的《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重视老年人发展,特别强调老年人全面参与社会发展过程并共享发展成果。而我国在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专门设立“老年社会参与”一章,并经过几次修订,“老年社会参与”内容得以不断扩充和深化。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国内外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体现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本文在此背景下进行高校退休教师的社会参与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山西省 S高校社区退休教师社会参与四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具体内容及特点,并对影响高校退休教师社会参与的个人和社会因素进行了论述,指出社会参与中存在的参与方式渠道单一、平台不足、障碍众多等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完善社会参与机制以促进高校退休教师社会参与的对策,通过国家政策扶持、社区平台建设、高校资源支持、家庭网络支持及退休教师自身观念的变革来为高校退休教师的社会参与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更好地推动高校退休教师的社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