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的婚姻生活一直为广大学者所关注,而随着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农村婚姻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新现象,“两不做”婚姻形式正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尚未健全,加之计划生育制度催生大量独生子女家庭,在“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的乡土社会,在集体无意识的社会选择和村庄居民理性选择的双重助力下,“两不做”婚姻形式应运而生。 笔者运用文献法、个案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与传统嫁娶婚姻形式的对比研究,对“两不做”婚姻形式的婚姻礼俗、婚后居住安排、权利与义务、家庭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结果表明,“两不做”婚姻形式一方面延续了传统婚姻养老和传宗接代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男女两性家庭地位的平等,有利于破除传统婚姻习俗中的陋习。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步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和运用的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界定相关的研究概念。 第二部分介绍了调查村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并对村庄现存的婚姻形式和传统婚姻礼俗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三部分是“两不做”婚姻形式与传统嫁娶婚姻形式的对比研究,从显在的婚姻礼俗至隐藏其后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全面分析。 第四部分对婚姻形式变迁与发展内在逻辑,分别进行了中观和微观的概括与解读。 第五部分对“两不做”婚姻形式积极进步的一面与存在的问题和隐忧进行了阐述,呼吁重视建立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