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中国大型钢琴作品,这部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魅力。对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综合性研究,对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这部著名作品,乃至中国钢琴艺术道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此,在此项研究中以历史文献和采访记录为主要参考依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四个方面对钢琴协奏曲《黄河》进行研究。第一,从创作方面的“创作基础”、“创作过程”、“创作评论”三个角度阐述这部作品创作的有关情况、特点进行讨论。第二,从艺术特征着眼,对作品音乐本身进行研究。在把握作品总体结构、风格的基础上,对作品的特色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三,从比较角度出发,将钢琴协奏曲《黄河》分别与《黄河大合唱》、《青年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进行不同角度的比较,进一步探讨这部作品的独特性。第四,从传播与影响角度对作品的表演传播、出版物的传播以及传播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归纳与总结。这四个方面的探讨为这部作品历史地位的评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历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