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稀土40Cr结构钢转炉冶炼工艺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s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合金结构钢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电炉冶炼工艺作为主要生产设备。但我国的电炉冶炼技术差,电耗成本高,同时我国含铬合金废钢循环周期长,废钢供应量小制约了电炉冶炼合金结构钢技术的发展。  本课题针对我国现状,重点研究电炉冶炼流程的替代工艺。选择采用普碳钢冶炼的通用流程,围绕合金结构钢生产过程铬元素的收得率指标,选用对高炉脱磷生铁原料-转炉吹氧冶炼工艺-炉外精炼-连续铸造这一通用冶炼流程进行合金结构钢冶炼生产,运用纯净铁水替代废钢作为含铁原料,通过冶炼过程中对炉温、供氧强度、枪位等操作方式的改变,降低终点钢中气体含量,调整控制钢液成分向终点实现。  通过入炉前期生铁脱磷处理运用精炼环节进一步纯净钢液,使终点钢水达到电炉钢水质量。精炼环节加入稀土元素,利用采用基础热处理方式,分析其调质性能。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a)通过研究Si-Cr的氧化特点,在冶炼过程中可通过加入饱和态的硅元素SiO2的方法降低铬元素的氧化量;  (b)在转炉流程合金结构钢冶炼过程中,可通过供氧压力的调节,以降低熔池中CO分压状态值(PCo),或者提高熔池温度两种方法实现脱碳保铬。  (c)加入稀土元素冶炼40Cr结构钢在,800℃×15min水淬+550℃×90min回火条件下具有最佳力学性能。  (d)使用高脱磷铁水和转炉氧化工艺,有效环节电炉工序中的倒渣、调渣脱磷问题,提高了冶炼效率降低全废钢流程中磷富集的问题。  (e)稀土元素的加入,大大降低了以Mn元素为基体的非金属夹杂物对材料轧制过程中裂纹,及成品材使用过程中疲劳点对材料品质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聚酰亚胺(PI)纤维作为高性能纤维之一,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极高的理论强度,但受限于加工工艺等条件,目前PI纤维的实际强度仅有400MPa,远低于其理论强度(5.8GPa),极大制约了其应用领域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普通的载玻片(10×10×1.2mm)和400目覆碳的铜网(Φ3mm)上制备了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所用的靶材是高纯度(99.99%)的氧化铟锡(wt.90%In2O3+wt.10%SnO2)陶瓷靶
β-Zn4Sb3材料是目前中温附近性能最佳的热电转换材料之一。β-Zn4Sb3是化合物半导体,属于六方晶系,R3C空间群,每个晶胞内有66个原子,具有非常低的热导率和较好的电性能,室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材料日趋关注。铝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塑性好,可重复利用,自然界储藏量较丰富等优点,是可持续发展材料之一。随着国
在南方的大山里,生活着一个民族——哈尼族,这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哈尼族有一位女孩叫梅乌.人们说:“美丽的梅乌姑娘,她的美貌无人能比;可怜的梅乌姑娘,她生来就不会说话.
期刊
运用放热弥散法反应合成Al-ZrO2和Al-ZrO2-C系铝基复合材料,探索其制备工艺,分析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并结合DSC建立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采用金相显微镜、SEM和XRD等现代手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