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水利工程等基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工程需要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以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过去人们多采用桩基础,近年来随着地基处理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复合地基以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技术经济优势,获得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在工程实践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使复合地基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复合地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如何保证桩间土承载能力的发挥是复合地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平均面积置换率为等效原则,给出了等效天然地基复合后的承载力即为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根据桩土荷载分担比与桩土模量相关,用土的模量的某个倍数来表征桩的模量,建议了复合模量表达式。桩的模量与桩体材料模量不同;桩的模量与桩体材料,桩的几何尺寸-桩长桩径,桩周桩端土的性状有关;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与土的模量,桩的模量有关。 以拟建中的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公寓二期1#、2#、3#楼工程为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条件,为了满足主楼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采用“复合地基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优化设计计算,合理设计桩长和桩间距,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可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其通过桩顶设置褥垫层,充分调动地基土参与工作,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基础沉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