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我国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对他们投资策略进行比较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操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制度的发展历程,比较了我国开放式基金和QFII的投资约束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搜集最新最全面的数据,运用多元统计、构造模型指标等实证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和QFII在行业选择、重仓股选择、交易策略以及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做了全面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偏好金融保险行业,制造业中的机械、设备、仪表业和金属非金属;QFII重仓投资的行业一直集中在机械、设备、仪表业和金属、非金属行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业和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两者都非常看好我国作为世界工厂而发展迅速的制造业,不同在于开放式基金尤其青睐金融保险业,QFII在08年后才逐渐关注。08年之前,开放式基金偏向于投资流通股占比不高的上市公司,不倾向投资第一大股东占比过高的公司。08年后,开放式基金开始偏好投资流动性高的上市公司股票,但对上市公司的ROE不太看重,寻求短期的投机行为。QFII一直坚持价值投资,重视公司的营运能力和成长性,并对股票的流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偏好持有基本面良好、发展前景高的绩优蓝筹股。交易策略上,开放式基金偏好“追涨杀跌”,损失和收益均很大,对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QFII偏好“低买高卖”,保证了其投资收益,也对股票市场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从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看,QFII与开放式基金的业绩平分秋色。开放式基金在股市震荡时期表现突出,而QFII在股市上涨初期表现更加出色。但相对大盘的单位风险收益,开放式基金的交易策略优于QFII的交易策略,表明开放式基金在现阶段更适应我国的股票市场。最后从得出的结论,对我国行业的发展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制度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