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前期访谈、文献检索、以及专家意见等设计了理想的师生交往需要问卷、现实的师生交往需要满足问卷以及情境投射问卷等,测查了3-8年级学生师生交往的关系意向、具体领域的要求、现实状态评价、以及学生在师生交往情境下的预感反应类型和特点等。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学校教育和师生交往提供参考意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根据对3-8年级的492名学生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了该年段学生师生交往的需要及情境反应中的一些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理想的师生关系从依赖、保护趋于平等独立,3-5年级学生亲近、关注需要强烈,7-8年级独立需要增强。随着分化独立性的发展,教师关注的青少年能力发展要求呈现下降趋势,三年级学生理想的教师关注的学习、交往、管理能力发展需要明显高于八年级学生。青少年师生交往需要现实状态评价总体上呈波浪发展趋势,三、五、七年级学生师生交往的关系现实状态评价和教师关注的能力发展现实状态评价要优于四、六、八年级。青少年理想的师生交往需要与现实的师生交往需要满足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呈现出年级的不平衡性,四、八年级学生的“师生交往的需要满足”差距显著高于三、七年级学生。女生在理想的师生交往需要问卷结果上显著高于男生,主要体现在女生比男生有更强的亲近需要和学习能力发展要求;而且女生现实的师生交往需要满足情况也显著优于男生,主要表现为与老师更亲近、更独立、管理能力得到更好提升。NSE基地小学的学生理想的师生交往需要问卷、现实的师生交往需要满足问卷结果上显著高于一般小学。两所中学虽然在理想的师生交往需要问卷结果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现实的师生交往需要满足问卷结果上NSE基地中学现实状态评价优于一般中学。在对老师行为反应的预感中,将3-8年级学生的预感类型分为三种:三年级倾向关注支持;六、八年级倾向赏罚分明,“需要满足”差距高;五、七年级倾向鼓励支持,“需要满足”差距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