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论19世纪书学思想嬗变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cz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此时西方文明登陆中国,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在一起,使中国儒家文化产生了危机。19世纪的儒士阶层,作为中国文化核心力量,对这种危机感知格外强烈。包世臣和康有为,是这一阶层中相当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笃信儒学,学有所思,积极寄望于自己的身份和知识能够有所作为。嘉、道以后,学术风尚潜移默换,经世思潮勃兴,道、咸以后,今文经学兴起,包世臣忧心社会,游学南北,与时风互为陶染,是当时引领潮流人物之一。康有为熟读儒家典籍,少年老成,性格狂怪,特别信奉今文经学,上书,办报,变法,以致流亡,复辟。他们的社会活动和学术活动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系。它在古代农耕文明和儒教礼仪文化中生成,现在这种母体文化在19世纪出现精神危机,尤其是咸、同之后,这种危机更加突出。包世臣、康有为,作为儒家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在政治和学术上,遵从儒家价值观念,追求所谓的经世致用;一方面又在闲暇落寞时寄情书法。因为这种身份的特殊性和模糊性,他们往往把书法研究,纳入到礼仪文化或道统领域内。本文将首先讨论儒学对《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写作的影响,以此来探讨儒学的同质和异化。其次,根据《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的理论重心,从书法史的建构和解构这个层面,讨论包世臣、康有为的书法史史学观念。复次,根据《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的文本,从古代书论的模糊性和人格化的批评方式,非自觉性和形而下两个层面,来探讨书法批评的传承和裂变,考察19世纪书法批评的特征和发展变化。再次,从厚古薄今,感觉的陈述和意志力的申诉,有限的想像和无限的想像三个方面,来讨论书法美学思想的特性。文章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讨论,探讨书法学统和儒学道统的关系,探讨《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的学术理论,在此基础上探讨19世纪书法学术思想的嬗变。
其他文献
在长期以来的水闸施工建设中,混凝土底板有开裂现象,后继施工的闸墩结构经常开裂。该文基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基本理论分别分析了水闸底板和闸墩开裂的原因,并针对混
对口器是管-管环焊缝焊接施工中实现管口组对的装置。在油气长输管道现场焊接作业中,对口器的功能和使用效果是管道工程焊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结合我国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球菌,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能感染人和动物,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其产生的肠毒素可污染食物而致人食物中毒,严重威胁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
目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作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种眼部并发症,国内外的报道不多,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归纳总结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组织中TNF-α、P-ATF2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法防治慢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SPF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A(空白对照组)、B(慢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明确,“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的部署,依托通州区开发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
从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运行状况来看,现行制度对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内部关系来说,板块林立、差距过大的情况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公平问题。因
无性系茶树良种具有发芽整齐、性状一致,有早、中、迟生可供搭配等优点,是提升名优茶产业的必由途径。但是,现有的无性系茶树良种中品质完美型的不是很多,加之现炒现卖忽视拼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是维持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最大挑战,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软肋。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的迅速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相比之前大大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效率最高的城市客运手段逐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各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如火如茶的进行中。列车自动运行(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