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涉外民事管辖协议排他性的认定标准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国际民商事交往发生纠纷时,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如何确定该涉外纠纷的管辖权。管辖权冲突是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的主要难题之一,约定排他性的管辖协议是有效的解题路径。鉴于此,本文从涉外民事案件管辖协议排他性的认定标准的角度出发,论述如何确定涉外管辖协议的排他性。就其内容看,这主要涉及两个相继的层次,即有关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的法律适用及其实体标准。前者构成后者的前提,只有确定了所适用的法律,才能根据所适用的法律进一步分析具体的实体认定标准。围绕这一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的含义,并揭示其认定标准涉及的层次。在该部分中,首先界定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的含义;其次阐述说明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的层次,它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确定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的法律适用;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的实体标准。这也构成本文主要阐述的两个问题。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的法律适用。此处所谓的法律适用是指法律选择,即选择出何种法律作为认定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的准据法。该部分首先概括出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的法律适用的主要模式,这些模式主要包括:受案法院地法、合同准据法、被选择法院地法以及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其次,本部分评析了上述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法律适用模式,分别指出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为我国相关认定标准的完善作出铺垫。第三部分,阐述了有关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的实体标准。按照涉外管辖协议中约定的管辖法院所使用的不同措辞,本文将此类实体标准主要归纳为两类,分别是“文义说”和“有利说”。之所以概括出这两种实体标准,是因为对于如何确定管辖法院,主要是看当事人在涉外管辖协议中的所使用的不同措辞,不同的措辞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当不同的措辞所表现的含义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时,则以推定的方式确定管辖法院。在确定实体标准分类的基础之后,本文分别评析两种实体认定标准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第四部分,立足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论述了我国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本部分首先梳理了我国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的现状,具体包括我国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法律适用的现状以及我国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的现状。其次,提出我国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我国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主张应明确我国立法中有关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的相关规则,并对我国涉外管辖协议排他性认定标准从法律适用和实体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其他文献
“慈善”是普世性宗教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历史上佛教大约于公元纪元的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其“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思想,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教义,与中国儒家思想中乐善好施的文化有机交融,就此开始了佛教与慈善因缘。在现代政府的治理中,社会服务是无法由政府独家包办提供的,根据公共治理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非营利组织是参与慈善社会服务的重要主体。2016年《慈善法》颁布以来,以“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
信用是商品经济制度下最基本的交易规则,也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秩序的最核心内涵,信用是经济交易的保证,是市场经济运行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在目前的陌生人社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大行其道,社会诚信缺失现象严重,长此以往必然引发市场失序甚至经济崩盘。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传统的社会治理手段惩戒效果不断式微,民间自发生长的信用维系制度尚不发达,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经济失
随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赌协议”逐渐得到了国内PE行业投融资双方的关注和青睐,其作为一种在投资市场普遍使用的股权投资工具,在我国企业的投融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然而,由于我国缺乏对“对赌协议”进行法律规制的具体法律法规,使得其在我国立法、司法和监管中缺乏对应的法律规制标准,给我国司法实践造成了一定的困境,同案不同判的出现,更是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司法的权威性。在此,笔者从股权投
由于国内的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挂牌上市的门槛较高,上市的要求很多企业都无法达到,因此国内的很多企业会选择起步早发展比较成熟的境外资本市场投资。我国大多数企业纷纷选择赴美上市大概是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起,其中一年就达到64家企业赴美国上市。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的发展进入转型阶段,中概股私有化退市从2010年开始兴起,2015年达到最高峰,当年中国有33家企业选择私有化退市,究其原因是中概股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在21世纪初提出的文化建设方针。中国文化院也以“一体两翼”为方针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其中“一体”指的是中国文化理念,而“两翼”指的便是中医和茶叶。《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首部有关茶的经典著作,堪称“茶之百科全书”。全文仅用七千余字便涵盖了一个完整的茶文化系统,《茶经》将看似平凡的茶叶升华到意蕴丰厚的文化层面。作为一名农业院校的英语文学专业研究生,深感为了更好地让中华茶文
企业的创新不仅依靠内部力量,还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的力量,资本市场作为企业外部环境对于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2020年李克强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指出,近年来我国的市场主体和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国家通过减免税负的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是企业赢得未来的关键。风险投资作为企业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创新有重要的意义,风险投资不仅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还可以提供增值服务以促进企业创新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党和政府不断提出相关政策,引领和支持农村进行人居环境治理。本文以重庆市云阳县作为研究样本,农村的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背景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具体要求以及云阳县发展实际情况,运用描述统计和结构方程等研究方法,选择农村生态环境、住房条件、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农民经济状况和社会服务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
本文开展了关于不同铜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1)通过湿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尺寸的纳米铜线,研究了纳米铜线的导电性能;(2)通过浸渍与氧化还原法制备了凹凸棒土@铜(ATP@Cu)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ATP@Cu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3)通过湿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尺寸的Cu2O八面体纳米颗粒、Cu2O@Cu纳米复合材料、金属Cu纳米颗粒,并研究了Cu2O八面体纳米颗粒和Cu2O@Cu纳米复合
随着国际商事仲裁为世界各国接受采纳,其已成为解决国际商事争端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仲裁与诉讼由对立的状态逐渐走向相互协调,各国法院开始加强对国际仲裁的司法监督并且严格慎用,以此达到二者的平衡。近年来,在各国仲裁及国际仲裁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均持支持仲裁的基本态度。笔者以大韩海运一案为例,旨在分析与解决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过程中的法律争议。本案主要涉及到当事人向我国法院申请临时措施的相关问题及公共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力推进,传统水务企业面临增长乏力的巨大压力。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EST分析工具对S水务集团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针对S水务集团的业务现状,从发展趋势、商业模式及竞争情况等角度对行业环境加以分析;结合企业内部条件,从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对企业进行SWOT分析;根据S水务集团多元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以上分析,对S水务集团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