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岫岩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开发历史悠久,在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者以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的工作项目为依托,对岫岩玉石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进行研究,为后续找矿提供依据。辽南地区是岫玉矿产品重要基地,玉石矿床矿体产出于辽南地体古裂谷带中部,出露岫玉矿体及矿点几十处。根据产出构造部位划分为南、北两个矿带。南带北瓦沟矿区为蛇纹石岫玉类,北带细玉沟及谢家堡子地区除了有蛇纹石岫玉外,还含有透闪石软玉类。透闪石软玉矿体主要赋存在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透闪白云石大理岩地层中的北西向韧性变形变质构造带间,严格受地层和构造的控制。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及透镜状产出,矿体界线与围岩清楚,矿体直接蚀变围岩是滑石化、蛇纹石化、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蛇纹石化带中分段集中形成矿体,矿体呈脉状、似脉或网脉状和透镜状,形态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产状与韧性剪切带走向和倾向协调,与岩性构造层走向和倾向近一致,未遭受韧性变形的围岩中未曾发现玉石矿体。玉石矿脉以微细纤维状蛇纹石矿物为主,含极少量杂质矿物。矿石矿物主要是蛇纹石、透闪石,杂质矿物由白云石、方解石、菱镁矿、绿帘石、阳起石等组成。根据玉石矿物组成,划分为蛇纹石岫玉(蛇纹石含量占95%以上)、透闪石软玉(透闪石—阳起石含量占95%以上)和蛇纹石大理石(细粒白云石为主,蛇纹石含量占10-65%)三种类型。蛇纹石岫玉呈细鳞片变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块状构造、丝纹—细脉状构造;岫岩软玉呈显微粗晶-隐晶结构、碎斑状结构、纤维交织变晶结构、帚状-束状变晶结构,块状或片状构造。岫岩玉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矽卡岩化作用阶段及热液交代蚀变作用阶段和表生淋滤作用阶段。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成矿时代为元古代(800-1800Ma),矿床属于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成因。研究认为岩浆活动、构造作用和赋矿围岩等是岫玉成矿作用统一整体中相互制约的重要成矿地质条件。岫玉矿化带及矿体产出时间及定位空间明显受岩浆、构造和赋矿围岩严格控制,表现在空间上密切共生,时间上和谐,这是本区岫玉成矿规律性的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