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所引起的各种经营、财务问题,给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引起了企业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手段与方法,能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和规避企业的运营风险。健全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而内部控制评价更是为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起到再控制的作用。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帮助企业探查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促进企业更好的健康发展。本文选取爆出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发展)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双汇发展作为中国肉类行业的龙头,各种制度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全,但是仍然出现如此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到制度落实执行的有效性上来,对其执行效果大大的打个问号。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个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以后,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评价、反馈,并且定期的评估修正,一个没有执行效果的内部控制体系就是一套失败的内部控制体系。二、研究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在放大,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评价框架的建立有助于企业识别应对风险的来袭。在我国,由于内部控制的起步较晚,企业进行内控的内在动力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评价内容不深入、很多信息披露流于形式等许多问题。本文开展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希望建立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使企业发现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使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更加有效,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三、主要内容本文共分为六章,从分析现状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展开写作。第一章为导论,分别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结构与内容、研究的方法、主要贡献与不足。本章将本文的背景和总体框架作简要概述,总领全文。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指出我们在研究内部控制评价这一问题时,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研究的对象进行。接着对国内、国外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评述。最后进行总结,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分析部分,第一节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来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产生的动因和主要作用。第二节是建立了支持本文研究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框架——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基本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构成要素和评价指标体系等。第三节是评述了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第二章和本章构成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四章和第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首先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对公司的基本情况、主要业务、产品情况和公司组织构架进行详细介绍,对案例公司有了基本的了解。第二节是对双汇发展内部控制基本情况的调查了解,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调查了解,从中找出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和薄弱环节,为下文进一步评价和提出改进措施打下基础。第三节是重点介绍了模糊评价法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然后通过专家打分法,邀请五位专家对双汇发展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分,最后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第五章承接上一章的内容,对案例公司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第一节是从整体上总结概括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节是根据对双汇发展的调查了解和专家的评分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识别、风险应变、内部控制制度、信息系统建设、对子公司的控制以及监督检查制度等。最后第三节针对双汇发展的瘦肉精事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第六章为结论和展望。第一节对全文做出总结,一是本文重新构建了适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基本框架;二是通过对案例公司的调查了解和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案例公司进行了内部控制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第二节是为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提出后续展望:一是案例的选择和评价工作,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跨度上面,选取更多的公司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更多的公司进行评价分析,为更多的公司提供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建议。二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分研究,希望后续研究者继续致力于各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评分问题,更多的将定性指标合理的转化为定量指标,更加客观的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三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滞后性问题,希望后续的研究能够更加具有时效性,能够对当前的企业进行及时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主要贡献本文的主要贡献为:1、本文以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制定了适合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基本框架。重点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价的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要素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这个基本框架的建立为企业进行自我评价改进其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发表评价意见提供了参考依据。2、本文在案例选取中,选择了近期发生问题的双汇发展进行案例分析,具有更强的时效性,也为最近出现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从内部控制中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本文案例的研究对以后的研究有其示范作用,并为模糊评价法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选择。虽然本文参考前人观点,但笔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前人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一定改良,有相应的借鉴意义。例如,将控制活动分为资金业务、采购业务、生产活动、销售业务、融资业务和投资业务等几部分,对每一部分设置与其相关的核心指标,分别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对每一控制活动更有针对性,评价结果更为清晰可靠。因此,本文的指标设置是在深入考察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现状后研究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