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颜料微胶囊的原位法制备及其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颜料分散性和润湿性较差,对纤维基本无亲和力,须借助大量粘合剂的连续成膜作用将其粘附到织物表面,因而往往会带来印制织物手感偏硬、耐摩擦牢度不高等问题。用粘合剂高分子对有机颜料颗粒进行高效定向的微胶囊化处理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采用细乳液和微悬浮两种原位聚合方法,将具有适当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较好粘结力的苯丙聚合物和颜料颗粒进行复合,制备包裹单个或者多个有机颜料颗粒在聚合物胶粒内的微胶囊,并将其应用于棉和真丝织物的涂料印花,以实现颜料颗粒与印花织物表面均匀、牢固、薄型的结合,进而有效提高印花织物牢度、手感等服用性能。首先,考察了代表性有机颜料铜酞菁(简称PB)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和颜料颗粒在单体相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有机颜料总是可以优先分配于单体相中,并且其中的颜料颗粒在单体相中可以达到接近初级粒子水平的均匀稳定分散。由此认为原位细乳液聚合和原位悬浮聚合等以液滴直接成核为主要成核机理的非均相聚合法对高效包裹有机颜料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其次,通过原位细乳液聚合制备得到了准纳米级有机颜料微胶囊,探究了制备条件各因素对聚合过程稳定性和聚合产物形态结构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颜料在其中的作用和单体类型对聚合产物形态的影响。发现含有Cu元素的颜料颗粒对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阻聚作用,而颜料用量的大量增加对体系稳定性和颜料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有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透射电镜TEM表明以软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的微胶囊包覆形态较好,均聚产物较少。再次,通过原位微悬浮聚合制备得到了(亚)微米级的颜料微胶囊,重点对原位微悬浮聚合的稳定性和微胶囊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考察和调控。发现有机颜料单体分散液的预聚处理有助于提高单体液滴和聚合胶粒在悬浮体系内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明大量铜酞菁小颗粒已完全被均匀地包裹在具有规整球状特征的聚合物胶粒内,因而微胶囊具有典型的“石榴状”结构。通过改变分散剂用量、搅拌速率和颜料用量等条件,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微胶囊形态结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可控。最后,将通过上述两种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得到的有机颜料微胶囊应用于棉和真丝织物的涂料印花。发现通过原位微悬浮聚合制备得到的有机颜料微胶囊由于其粒径较大,不易在织物纤维表面均匀展开,因而应用于织物印花上的优势不明显,考虑可以将其应用于喷墨打印、喷墨印花等领域。而原位细乳液聚合微胶囊化处理有助于降低颜料颗粒在印花织物表面的尺寸,提高其在纤维表面的分散性和分散均匀性,进而有效提高印花织物的K/S值。并且,颜料颗粒表面稳定存在的壁材聚合物在焙烘过程中可在织物表面形成具有较高粘附性能的连续透明薄层,因而可以把其中的颜料颗粒更加高效、稳定、牢固地附着在织物表面。因此,相对于传统涂料印花,颜料微胶囊印花织物具有更优良的色牢度、色深性和织物手感。本课题所开发的有机颜料微胶囊在织物印花方面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原位聚合稳定性调节和形态结构控制等技术成果对核壳结构型复合整理剂的原位法制备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校信息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趋势,本文分析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建设过程中资金问题的解决办法,技术方面引入云计算技术能解决很多难题,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 The in
车辆动力传动系是典型的多自由度扭转振动系统,其扭转振动响应品质对整车NVH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动力传动系设计阶段,通过建立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对其扭振响应进行预估,
冲击钻机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领域。但由于冲击钻机工作环境恶劣,其缓冲弹簧容易断裂,影响工程进度。目前已有个别制造商试用多股簧作为冲击钻机的缓冲弹簧,其缓冲效果和寿命得到显著改善,但因其结构复杂、工艺参数众多,加工难度极大。本文以某弹簧厂给定参数的某大型冲击钻机专用多股簧为研究对象,针对多股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该大型冲击钻机专用多股簧的成型过程开展了研究,并设计了其专用卷簧装置,通过有限元分析和
期刊
空中交通管制中管制习惯的形成,有助于降低航空事故的发生几率,营造安全、健康且通畅的空中交通环境,维护良好的空中交通秩序.但当前空中交通管制中,存在诸多不良管制习惯,给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输送血液至全身的各级血管组成,其末梢微血管是唯一进行代谢物质交换的场所,为机体各器官提供营养物质,氧气及置换代谢产物CO2等,并传送出体外。微循环调节
液压驱动单元主要包括电机和液压泵等元器件,变频技术作为针对液压系统驱动单元能量效率提升的一种方法,对液压系统能量匹配损失有极大的遏制作用。但由于传统液压系统变频技术只考虑了液压驱动单元整体和负载的匹配,忽略了电机和液压泵自身的能量效率变化,节能效果有待提升。本文针对液压系统驱动单元整体能效提升的节能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变频异步电机驱动变量柱塞泵的驱动单元方案进行相关性能的探讨。首先,根据液压机动作特
以传统环锭纺为基础的一些新型纺纱技术生产的纱线,如环锭纺竹节纱、变支变捻纱等,因具有独特的纱线外观和性能,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产品也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但这些
汉麻纤维由于其手感柔软、无刺痒感,具有高吸湿性、抗菌抗霉性、抗静电性、抗紫外线、抗海水腐蚀和较好的声学性能等优良性能,已成为当今天然纤维的研究热点。   本文首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