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化反馈ACO的导航卫星选星方法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ns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GPS和GLONASS系统的持续优化,卫星导航已经处于多系统融合应用的新纪元,为各地军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导航定位的可能性。同时,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生产生活中的各类应用也对卫星导航定位提出了更高的精确度和实时性要求。导航卫星选星是从所有可视卫星中选择最合适的卫星子集用于导航定位解算,从而避免将所有卫星用于解算带来的计算量;同时,选择的卫星子集是否合理有效,关系着后续导航定位解算的精确度与实时性。因此,关于选星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极化反馈ACO的导航卫星选星算法(ACO-PF),旨在选择最佳卫星子集。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
  (1)对已有的基于几何精度因子(GDOP)的导航卫星选星准则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高度角信噪比联合加权几何精度因子(ES-WGDOP)选星准则。基于对基本选星准则GDOP以及改进的加权几何精度因子(WGDOP)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典型的卫星定位误差因素,提出了ES-WGDOP选星准则,该准则综合考虑了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以及与卫星高度角和信噪比密切相关的卫星定位误差,从而使选择的具有最小ES-WGDOP的卫星子集在后续定位解算中具有高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2)基于ES-WGDOP选星准则,提出了一种极化反馈ACO的导航卫星选星算法。首先,将选星问题描述为组合优化问题,并将ES-WGDOP定义为卫星选择的准则。然后将ACO应用于该问题的求解,并提出了极化反馈机制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设计了扰动因子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实验中使用田口法试验设计对本文算法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配置,实验结果表明,ACO-PF算法能够选择出具有较高精度的卫星组合,其收敛速度比基本ACO算法提高50%。此外,ACO-PF选星结果的ES-WGDOP值通常比ACO的小0.065。
  本文提出将进化算法ACO用于解决选星问题,针对基本ACO算法提出的两点改进,即极化反馈机制和扰动因子,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可以在有效时间内选择出最优的卫星子集。本文工作聚焦于导航卫星选择的准则问题和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的气单胞菌属所引起的鱼类中感染力强、发病率高的细菌性败血症受到了的大家的广泛关注。同时,以氟虫腈为主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被人们广泛用于农作物和家庭卫生等的害虫防治,导致其残留物在水体、土壤、蔬菜表面等处经常被检测到,而水环境中的药物可能会对水生动物造成一定的毒害。本文以鲤鱼为动物模型,探究了嗜水气单胞菌及其联合氟虫腈对鲤鱼的氧
学位
随着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和对运行可靠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发电机保护断路器作为发电机主回路中的重要的控制保护设备,简化了电站设计及操作,提高了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其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18kVSF6发电机保护断路器为研究对象,以电磁学、机械动力学、流体力学、数值求解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支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贝努利方程及气流特性建立了配氮气储能液压机构的压气式SF6发电机保护断
目标定位技术在现代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军事领域,空中目标侦查,制导,追踪和打击离不开精确的目标定位技术。民用方面,陆地车辆导航,城市搜救系统,商场导购等也很大程度依赖于精确的目标定位技术。但是,目标所处的环境通常复杂多变,天线的接收信号中包含多条多径反射信号。因此,如何在复杂多径环境中实现目标的高精度定位是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尽量避免多径以及利用各种措
学位
雷达在对海探测时会不可避免地接收到来自海面和各类目标的散射信号,海上目标种类繁多且海面回波特性复杂多变,因此在复杂海杂波背景下有效检测海面目标信号一直是雷达领域研究的热点。低分辨率或者大擦地角的海杂波往往使用高斯模型描述,然而随着分辨率的提高或者擦地角的减小,海杂波不再服从高斯模型,而是表现出强烈的非高斯特性。传统针对高斯模型的自适应相干检测器在非高斯海杂波背景下会出现高的虚警概率或者低的检测概率
计算机辅助疾病诊断技术是一种利用医学影像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和生理生化技术进行疾病自动化诊断技术。虽然计算机辅助宫颈疾病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ofCervicalDiseases,CADCD)方法最近几年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现有方法面临新的挑战包括大数据量、高维特征空间和多模态数据处理问题。CADCD方法的性能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例
与可见光系统相比,红外系统具有隐蔽性强、探测距离远、穿透大气能力强等优点,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作为红外成像系统中一项关键技术在军事预警、红外制导、海事搜救以及民用安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随着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简单场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精度、检测效率以及鲁棒性已取得较大突破。然而,由于成像距离远及大气湍流等因素的影响,红外弱小目标通常十分微小,仅占有极少量像素,在图像
学位
多目标优化广泛应用于工程应用和日常生活当中,而随着目标数目的增加,多目标优化问题变得难以求解。当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目标数目大于3时,这类问题叫做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近年来,进化算法求解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获得了越来越高的研究热度。针对当前高维多目标优化的诸多难题,本文提出了多种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以开发进化算法求解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样性排序的高维多目标进化
生活中的各类系统蕴含丰富的数据信息,可通过抽象为网络形式对其进行数据挖掘。社区检测作为其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于传染病防控、追踪犯罪组织等方面有重要帮助,吸引了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广泛关注。随着网络拓扑结构越来越复杂,社区结构特征变得冗杂,将社区检测作为优化问题处理成为当前研究中的主要手段之一。联合多个目标进行评价的社区检测算法能获得更接近真实的社区,但在多目标社区检测算法研究中,忽视了目标函
学位
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钢轨铺设是指在焊轨基地将多根固定长度的钢轨焊接成一根长钢轨再到铁路现场进行铺设,焊接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钢轨焊缝错边量的合格性检测方法对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光照环境下,针对现有的计算机视觉方法不能自动在线识别焊缝的问题,本文采用均值聚类和水平集方法开展焊缝区域自动定位方法研究,进而实现焊缝错边量的合格性自动
学位
涡旋波携带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 OAM)由于其独立于时间和频率之外的新的空间自由度而广泛运用于信息产业。在信息化时代且对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质量的高要求下,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波被用于通信系统。由于轨道角动量的取值在理论上是无穷的,并且各模式之间彼此正交,因此将涡旋波应用到通信系统中潜力是无限的。现阶段,声涡旋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还是起步阶段,基于以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