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模式的研究

来源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美操自80年代传入我国后,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年在竞技健美操项目上,中国队迅速崛起,进入世界竞技健美操强国之列。但是一个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运动项目,其后备人才必然具备一个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体系。在后备人才梯队的建设中,重中之重是中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中学生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将会对下一阶段成年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起到重要影响。作为新兴的非奥运项目,国家没有像奥运项目那样给予大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也没有形成“业余体校”—“体工队”—“国家队”这样的培养体系。本文根据中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培养体系,研究其在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与特点,不足及需要完善的地方,针对广东省中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期望对广东省竞技健美操的可持续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运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各中学健美操队、参加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主办的2016年广东省中学生健美操啦啦操联赛的运动员为调查对象,访问与竞技健美操相关的领导、专家,对涉及广东省中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材、培养、输送方面的问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及研究,经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教育系统对于广东省培养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起到关键性作用,小学选材、中学训练、大学比赛的培养模式较为成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以学校培养为主,少年宫、训练营培养为辅;竞技健美操发展迅速,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21个地市中有近一半尚未开展竞技健美操项目;科学化选材程度不够,大多队伍的选材方式主要依靠教练员的主观经验,层层选拔中难免出现偏差,造成有天赋运动员的流失;教练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普遍低龄,教学中欠缺经验;竞技健美操项目普遍缺乏完备的训练场地,训练时间不足,训练中也缺乏辅助器械;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学训矛盾严重;省内高校大多不具备健美操艺术类或者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招生,招生政策制约中学生竞技健美操项目的开展。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广东省中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材、培养、输送模式的优化策略:1.增加多渠道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训练设施2.推动各地市项目发展,扩大运动队伍规模3.提高科学化选材工作,提高人才培养成功率4.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5.弱化学训之间矛盾,深化“体教结合”改革工作6.提供相关政策引导,扩大高校运动员招生规模
其他文献
作为少数族群媒体,华文新媒体具有华人强化身份认同、确定华人与其他族群边界的作用。这种圈层内的传播形态,赋予了华文新媒体与当地主流媒体不同的传播特征,即在华人社会中
2008深圳玩具展暨华南国际玩具礼品工业展将于2008年1月11日至13日举办,展会主办方《玩具世界》杂志社、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东莞市玩具协会、广州玩具和礼品行业协会10月24
a.测电笔为什么能判别火线和零线?在正常情况下火线和零线间有220V的电压,而零线和大地间没有电压,当人站在地上用测电笔的笔尖接触火线时,相当于在人体和测电笔之间加了220V的电压,有电
近年来,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持续升高,癌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乳腺癌作为女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在目前的医疗设备和医学技术背景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成为治疗乳腺癌的关键手段。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算法能够以更简单、更有效的方式检测出患癌症的风险,从而达到降低癌症发病率的目的。依托机器学习的背景,基因检测手段也在不断地发展。肿瘤的产生和发展与基
<正>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90后歌手毛不易成为中国歌坛最耀眼的一颗新星。他不仅夺得腾讯视频偶像养成节目《明日之子》冠军、"音乐年度之星"等殊荣,其微博粉丝量也在数月间从
虚拟遗产是目前国外历史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从各个学科领域的角度阐述虚拟遗产在历史遗产保护和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在
研究了阴极弧等离子体沉积中第二阳极现象改善弧放电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由于弧放电规模增大,等离子体电阻降低,第二阳极现象的存在可大幅度提高造成阴极弧放电不稳定的聚
<正> 踏进 arnold 门口的一瞬间,会客厅那三张出自书法家陈子慧先生笔下的书画绝艺顿时映入眼中。泼墨挥毫之间,作者的慧质哲思演绎至极。多少有些意外:作为一个拼杀脑力,激
期刊
<正>近年来,铜陵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讲话和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三重一创",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围绕融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污染、雾霾侵袭等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与城市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世界共同的主题。绿色建筑、健康建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