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在肺栓塞和心肌梗死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早期心电图(ECG)变化,评价其差异性,强调ECG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我院确诊为PE和MI的临床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其中PE组35例,男性25例,女性10例;MI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  所有受试者均记录其年龄、性别、BMI[体重(kg)/身高(m2)]、疾病史、吸烟饮酒史、手术外伤史、生育史、家族史等。均于入院后2小时内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心电图变化,得出最后结果,评价其差异性。  结果:  1.PE组比MI组心电图正常人数多:7/35 VS2/50,P<0.05;  2.出现SIQIIITIII征、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的比例在PE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MI组ST压低及抬高的比例较PE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  4.PE组和MI组在窦性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胸前导联T波倒置三种表现上无差异性。  结论:  1.窦性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胸前导联 T波倒置对肺栓塞与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2.心电图出现SIQIIITIII征,结合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对诊断肺栓塞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β3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分析其与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相关性,并观察β1、β2受体自身抗体及L型钙通道自身抗体与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
目的:建立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安置术治疗的数学模型,研究个体化钉头位置、不同颈干角髓内钉选择的理论依据以降低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率;  方法:分为数据提取、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