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耶斯洛夫斯基镜头中的意识形态传播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享有世界级声誉的电影大师,被誉为世界电影界的“思想家”。那么基耶斯洛夫斯基镜头下叙述的究竟是什么?他本人是否真的意识到自己镜头中的观念性质?这正是本研究正在关注的问题。《十诫》、《双生花》、《蓝白红三部曲》等作品早已名声在外,为基耶斯洛夫斯基带来巨大声望,也切实是在严肃地思考现代性问题——恰切地说,是在西方立场及视角下思考现代性问题。换句话说,尽管基耶斯洛夫斯基态度认真严谨,但主导他的观念的是他生活于其中的西方意识形态,而他并未意识到,因此才试图以普世的方式来定义他的议题,包括“爱”、“自由”、“苦难”、“信仰”等等。基耶斯洛夫斯基试图用电影镜头告诉世人,他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他叙述的困境是现代人类的困境。而这恰恰是意识形态僭越的表现。他的问题和思考相关西方现代性,如果强行推广到全世界,就脱离了它们的具体语境而变成抽象的观念,显示其意识形态面貌。结合其生平影音资料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本文回溯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之路,利用现象学的方法检审了在其电影作品的传播过程中的意识形态的形成机制:基耶斯洛夫斯基始终将电影镜头聚焦于个体生活中的伦理困境。波兰“戒严”失败后,作为“戒严”主体的基耶斯洛夫斯基为避免苦难的重复,自我反省寻求走出创伤记忆的出路,从《十诫》到《双生花》到《红白蓝三部曲》见证了这一历程。这是波兰及其同伴的处境,代表波兰这一时期的历史境域,有其独特价值,相关反思一旦超过这一境域就会僭越为意识形态。《红白蓝三部曲》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探讨了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逐渐制度化了的价值观念“自由、平等、博爱”的私人含义,这系列价值观念被基耶斯洛夫斯基视为个人自律的认信,基于“末世论信仰”而将个人的经验枚举上升为普世获救的“真理”,并意图通过电影宣传或论证这一“真理”的普世性,却没意识到这套观念仅仅是意识形态观念,尽管罩着真理的光环但不是真理本身。这不仅是逻辑错误更是事实错误,概而言之,没有人能将意识形态变成真理,真理一旦僵化为意识形态,真理也就死去了。这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在传播中显示出来的困境。
其他文献
“污名”化现象由来已久。女性污名化作为一个悠久而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已经深深地嵌入社会之中,有的甚至已经成为社会潜意识的一部分,隐蔽地支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互联网时代的女性污名化尤为复杂,其运行机制和具体影响需要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的目的即是以微博社区为样本,研究互联网时代女性污名形成路径,试图提示隐蔽于中的本质。总体而言,当下微博社区女性被“污名化”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女性主义”污名本土化、女
学位
2018年末,网络上刮起一股“六学”风潮,网友用戏谑调侃的方式,对1986年版《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章金莱往昔的作品、行为、语言进行二次创造和传播,这种群体性的嘲讽甚至成为网友口中一门荒诞的学问——“六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群嘲”一词被广泛使用,脱离其原本在网络游戏中的技能含义,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网络现象。本文基于当下网络环境,运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
学位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中,基于web2.0技术,微信作为人人都在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随着用户数目不断增加,微信内的附属功能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微信公众号作为代表也变成人们搜集讯息的重要手段。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微信公众号诞生,传播方式的改变让受众已经由原先的被动接收信息者转变为主动搜索与生产内容的“用户”角色,新闻资讯也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必需品”。自媒体为提高自身专业化,尝试接轨资
学位
南海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在长期的耕海作业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形成的耕海智慧结晶,它见证着海南渔民对南海这片海域的开发与劳作,亦是证明南海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有力证据。它被誉为“南海天书”,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更路文化和耕海精神,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政界和学界的双重推动下,社会各界对南海更路簿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如何扩大其知名度被提上日程。打造南海更路簿品牌,实现品牌传播是提升其知名度、开展品
学位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务实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日前,辽宁省委组织部、省档案局共同举办“辽宁振兴大讲堂”,邀请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司张向军副司长,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为题作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以线上方式进行。
期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本文以2011—2019年中国168个城市为样本,探讨了在数字鸿沟存在的情形下,数字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不是线性而是“U型”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劳动力转移影响共同富裕水平,数字鸿沟在这种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一
期刊
“送戏下乡”这项文化传播活动,开始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当时是为了支援农村和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而今,媒介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送戏下乡”这项具有社会主义传统的文化传播活动却依然存在。本文通过分析“送戏下乡”的具体实施过程,来探讨当下“送戏下乡”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本文主要采取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还原一个完整的“送戏下乡”过程。通过对“
学位
报纸
智能媒体指智能化的传播媒体,它以元媒体为内容基石,以平面媒体、多媒体为发展基础,以第五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技术,能够实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人、物交叉互联;智能媒体具有后台、前台智能化的特点,即生产内容、接收用户、分发方式数据化,前台展示深度体验化、交互化、万物互联化;目前,智能媒体已在博物馆中得到普遍应用,主要应用形式包括智能导
学位
南海《更路簿》是海南珍贵的文化符号,“南海仲裁案”以后,《更路簿》作为我国对南海拥有绝对主权的法理证据开始广为人知。近年来,海南旅游业开发了几种类型的更路簿旅游项目,但是发展规模较小,旅游文化的传播比较局限。以此为前提,本研究想要探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梳理更路簿旅游文化的价值内涵,二是分析更路簿旅游文化的传播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文章首先介绍了更路簿旅游的开发情况,然后从《更路簿》的非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