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W-Ti合金块体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晶W作为一种潜在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辐照性能。但纳米晶W的晶粒在高温下不稳定,非常容易长大。本课题旨在通过Ti元素的添加,制备一种高温稳定、同时具有良好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的纳米晶W-Ti合金,并对Ti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本课题首先运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制备出了纳米晶W、W90Ti10、W80Ti20和W70Ti30合金粉末,球磨后的四种粉末都具有单相BCC结构,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2 nm。对球磨后的纳米晶纯W、W90Ti10、W80Ti20和W70Ti30合金粉末在4 GPa、700℃~1200℃的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烧结。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W-Ti合金的相对密度先上升后保持不变。W-Ti合金的维氏硬度主要由相对密度和平均晶粒尺寸决定,在4 GPa、1100℃条件下烧结的纯W、W90Ti10、W80Ti20和W70Ti30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564 nm,75 nm,42 nm和82 nm,四种合金块体的维氏硬度与平均晶粒尺寸符合霍尔佩奇关系,因此W-Ti合金的高硬度主要归因于细晶强化。对W90Ti10、W80Ti20和W70Ti30合金的偏析能和晶界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Ti的晶界偏析行为是纳米晶粒能够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对W80Ti20合金进行能谱分析,证实了Ti在合金中确实存在晶界偏析现象。室温下W80Ti20合金的压缩强度约为4603 MPa,但其塑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纳米晶材料晶界密度高,以及晶界对位错运动的钉扎作用。在高温的作用下,Ti往晶界偏析的程度增加,降低了晶界能,使合金依然保持纳米晶结构。因此即使在高温下进行压缩测试,W-Ti合金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压缩屈服强度。W90Ti10合金在900℃下的压缩屈服强度可达1144 MPa。本课题利用Ti元素在W-Ti二元合金中的晶界偏析原理,制备出了具有优异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纳米晶W-Ti合金块体,为未来纳米晶W-Ti合金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性,手性分析也是各个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之一。在手性分离过程中,因专一性和稳定性出众的手性固定相往往是人们的第一选择,其中抗生素功能化固定相已成
物质在高压的作用下,会发生结构、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的改变。但实验周期长、表征要求高等缺点,使得高压实验的弊端显现出来。这时,为了更好的探索高压下物质的物
CaSC2(Sesquiterpene cyclase of Capsicum annuum),即辣椒倍半萜环化酶,是异戊二烯代谢过程中催化法尼基焦磷酸(FPP)合成各种倍半萜植保素前体的一个关键酶,在辣椒倍半萜植
富孢子煤是一种富含孢子体的稀缺特殊煤种,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故开展富孢子煤组分解离规律、分子结构特征研究对其分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大同燕子山富孢子煤为对象
目前,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出现的第三大酸雨区,污染覆盖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酸雨面积扩大之快、降水率之高,是世界上罕见的。酸
目前国内超过95%的化工管廊都采用钢结构形式,相较于其他传统结构,钢结构拥有高强度、良好的抗震性和施工性等优势。但目前钢构件散件预制、现场焊接的施工方式,导致国内90%的化工管廊都是单独设计,甚至同厂区内不同装置的管廊,都需要分开设计。本文针对目前化工管廊浪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重复单独设计的行业困境,引入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模数化设计理念,运用结构力学、钢结构构件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和仿真理论,完成多元醇
超硬材料是指维氏硬度大于40 GPa的结构材料,其中,金刚石是最早发现的超硬材料,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硬度最大的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若就超硬材料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他克莫司(TAC)治疗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近年来,空难和海难事故频频发生,许多遇难后的飞机或船舶残骸沉入了海底,为了打捞这些沉入海底的目标(比如飞机黑匣子等),搜寻这些目标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这些人造的海底目标残骸,目前通常搜寻的做法是使用水下机器人(AUV)搭载声呐和水下低照度相机等设备,在一定范围的海域内进行扫描成像。在搜寻过程中,由于搜寻范围较大,会导致水下低照度相机拍摄到十分巨量的图像,这些图像中往往包含了大量不含人造目标残骸的海
校长承担着重要的教学管理任务,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认识到校长在助力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