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迫使人类寻找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发展需要储能电站的支持;电力输出与需求之间的匹配失衡,使我们不得不探索储能电站;智能电网的发展,以及建筑电力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储能电站的研究成为电力领域的热点课题。储能电站作为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备用电源,实时缓解发电间歇性问题,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储能电站可以储存电网夜间低谷电力,降低电网峰值负荷需求,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首先,分析比较目前各种储能技术,选择蓄电池作为该电站中的储能设备。在风光并存发电背景下,探讨储能电站的增容问题及其相关的电能存储与转换技术。在风光电储容量配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设计了整个电站中的电气方案,在系统电气方案设计中,对各模块的选型及参数设计给以详细论述。针对控制系统中的直流供电与控制问题,论文给出直流供电电路设计,并为控制模块选择了合适的控制算法,通过Matlab/PSIM仿真,验证设计的合理性。论文在蓄电池储能系统部分,研究了蓄电池充电的主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根据蓄电池本身特性,优化设计出适合的充电方式。最后,文章给出蓄电池储能系统的整体控制策略,并探讨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的方法。储能电站在风光并存发电系统中作为稳定系统供电的重要环节,缓和了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其次,蓄电池储能系统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电力平衡,使得用户的电力需求与电网容量相匹配,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从而使整个供电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这也是未来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诚然,大规模储电技术和储电装备的研究一直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难题未能攻破,需要电力和电器行业,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共同努力,力求解决这些难题,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论文是在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完成的,对于实践中的运行状况有待验证。但论文中的电路板设计是依据实践经验得来的,希望为以后电站的建设与运行监控给予一定的指导,也为本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