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麐(1767~1831),乾嘉之际词作大家,有“浙派殿军”之称。词创作理论丰富精辟,词创作实践成就卓著。理论精华要点有三:(一)抓纲务本,强调词作抒写真情的主体性;(二)派不惟派,强调词创作的变通性和兼容性;(三)典雅平易,强调词作语言的易读可读性。创作实践明显带有“诚斋体”印迹,富于动态,富于哲理;继承姜夔、张炎“清空骚雅”传统,词作清丽空灵、“香草美人”多有寄托,在性灵与寄托两大方面发展和改造了“浙派”词,成为浙派营垒重量级人物。郭麐的词能唱,画面感强,艺术手法齐备;内容多指向胸襟和人性,别开一番天地。梳理“浙派”渊源,考辨作者生平、作品年表以及谭献、陈廷焯辈对郭麐的批评,多有纠正和发现。不拔高,不隐恶,实事求是指出郭麐词作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