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与社会稳定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g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的乡镇企业,这些进城打工的农民虽然人在城里,但是户籍还保留在农村。虽然他们在城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其经济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农民工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的增多、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对政治参与的渴望以及他们政治参与的条件还不健全等。他们这些年来一直被城市所忽略甚至排斥,成为城市生活中的边缘人群。这种边缘性主要是由于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造成的,如果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政治参与状况有了改善,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话语权,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保障他们在经济、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权利等各方面的权益。只有提高其政治参与的机会和水平,才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才能使他们的要求得到政府的回应和保护。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精髓,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民主发展到什么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特殊范畴和阶层,他们为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政治参与不但有利于社会、政府间的决策互动和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农民工政治参与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考察、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出发,对农民工政治参与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试图对中国当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总结和梳理,找出造成这些现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借鉴了国外移民工人政治参与的一些情况,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民工进行政治参与的可行性对策,以期为当前农民工政治参与机制的建立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在逐步转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发展民生事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论述,更系统而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行政给付是行政法理论研究中一个较为新兴的研究课题,也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行政方式。同时,伴随着物质文化的发达,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福利、幸福感,国家也在积极建立贴近和弘扬福利
本文依循思想考论—理论型塑—实证研究—问题检视—方略跟进即制度建构与职权重构的思维逻辑,将行政立法置处于法经济学视域下、环境中或语境里,运用它的基本原理、方法对我国
20世纪90年代,“新左派”思潮迅速兴起。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入如火如荼的全面推进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格局的变革,我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许多方面也不可避免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村民自治为基本形式展开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背景下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条重要渠道。高等学校所担负的任务,是培养国家和政府各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和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