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钢高温蠕变损伤的非线性超声导波混频表征方法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ovue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金钢广泛应用于高温压力管道、腐蚀性化工容器等关键设备,在严苛工况下长周期服役的设备面临着蠕变、疲劳等潜在风险。近几年研究表明,非线性超声Lamb波混频具有对微观组织损伤敏感的优点,因此有望应用于大口径管道早期微观损伤的快速检测和定位。但是,Lamb波多模态、频散的特性使得非线性Lamb波混频有效激发和接收较为困难,在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深入开展。本文针对合金钢高温蠕变损伤,提出应用非线性超声Lamb波混频方法对高温蠕变损伤进行实验测量,根据理论条件筛选能够激发混频的基频超声Lamb波模式,对模式进行仿真计算并开展合金钢高温蠕变损伤非线性超声Lamb波混频测量实验研究。采用该方法对P92和316L钢高温蠕变损伤程度进行表征,并分析材料微观组织演化和非线性参量变化趋势之间关系,为利用非线性超声Lamb波混频方法表征合金钢高温蠕变损伤提供一定实验基础。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1)混频模式对的准确选择目前尚缺乏普适性的方法。针对筛选后相似结果较多的问题,提出对称模式和反对称模式分离的计算方法并编写Matlab程序用于筛选混频模式,同时增加相关实验参数计算。通过增加实验参数选择条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筛选结果数量。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模式能够有效激发混频信号。(2)为能够激发较强混频信号,开展非线性超声Lamb波混频激发效率影响参数的研究,得到非线性参量和混频信号随着频率、周期等实验参数而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激励电压增加,混频信号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呈单调增加趋势;激发频率在偏移混频中心频率超过一定范围之后非线性参量出现急剧下降;一定条件下提高基频信号周期数能够提高混频信号在频域上信噪比。(3)对高温蠕变损伤的两种合金钢(P92和316L)进行非线性超声Lamb波混频实验测量,得到混频非线性参量随着高温蠕变时间而变化关系曲线,曲线呈现出上升-平稳-上升的变化趋势。对不同蠕变时间P92和316L试样进行微观组织演化分析,解释非线性参量变化原因。课题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蠕变初期位错密度不断提高导致非线性参量呈现上升趋势,第二阶段出现较为平稳的趋势是由于合金材料中作为强化相的溶质原子析出形成析出相,阻碍晶界滑移和位错产生,最后阶段非线性参量急剧上升与析出相长大形核相关。材料位错密度、析出相大小等微观结构变化与非线性参量变化存在一致性,因此,非线性超声Lamb波混频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材料微观结构状态。
其他文献
小麦黑胚病是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等病原真菌引起的一种籽粒病害。近年来,小麦黑胚病逐渐加重,已成为生产上的突出问题。
随着控制、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度融合,产生出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深度交互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在工业生产、国防军事、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无线远程状态估计是信息物理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面临传感器资源受限、通信网络不可靠等问题带来的挑战。现有研究针对不同丢包模型,提出了网络资源调度方法提高远程状态估计性能,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基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结核病,其中约有10%的人的结核病会被激活并爆发,大部分人无明显症状但终生都有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因其具备多孔、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可设计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选用三氨基胍氯化物(TG)与1,3,5-三甲酰基间苯三酚(Tp)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含胍基的
两栖动物的性腺分化是当今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两栖动物属于变温动物,其生长和性腺分化均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研究温度对两栖动物的生长和性腺分化的影响,对于两栖动物保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用变分方法研究包含p-拉普拉斯的一类拟线性椭圆方程问题:—Δpu+V(x)|u|p-2u_Δp(|u|2)u=|u|q-2u,x∈RN,其中1
下击暴流是一种在地面可以引起局地风切变的气象灾害,具有影响演化周期短,生成速度快等鲜明特点,给下击暴流的识别与预报带来很大的阻碍。目前,依赖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进行预
丙烯酸酯乳液拥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透明,耐老化性,耐光性,耐候性,耐腐蚀,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符合环保要求。广泛应用于胶黏剂、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等工业领
我国生活污水排量大、处理程度低,未能充分利用污水中贮存的丰富水资源和有机质资源,不能满足当下节能减排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提出污泥饥饿吸附耦合铁盐强化混凝的
光催化技术是目前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光催化剂(如TiO_2,ZnO等)仅对紫外光有响应,不能有效利用太阳光中大部分的可见光。石墨相氮化碳(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因其对可见光有响应、制备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同时也具有光吸收能力有限、载流子迁移率低等缺点。因此,开发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效稳定的g-C_3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