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浙江、福建省畲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丰富的民族学资料和田野调查,遵循家庭教育学的研究思路,对畲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同时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评价依据,分析了畲族婴幼儿家教传统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主张畲族婴幼儿家教中一些优秀传统至今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对畲族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工作的开展和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乡土课程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结构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涵盖了研究问题的缘由、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以及浙江、福建省畲族概况介绍。
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分四章:
第一章探讨了畲族社会固有的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对婴幼儿教育活动的影响,主要分为婚姻制度与育儿、家庭结构与育儿两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第二章从畲族人对家庭教育以及家教目标的认知和育儿性别、数量的理念两方面对畲族业已形成的家庭教育传统理念进行论述;
第三章则是对畲族婴幼儿家庭教育活动中胎儿阶段的家教传统,即胎教传统,进行梳理与分析,就妊娠期母亲的饮食和言行对胎儿身心发展的利弊影响进行研究;
第四章对0-6岁的畲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进行挖掘、整理,着重描述了在畲族家庭中,父母对婴幼儿实施的保育活动和教育活动,并就其对畲族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第三部分:结语。论文对畲族婴幼儿家教传统中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宝贵经验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对新时期畲族地区民族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和畲族地区学校开展带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