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拉塔格矿集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的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带内发育大量的铜多金属矿床。黄滩矿床位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北部,是东天山最近勘查新发现的VMS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黄滩矿床为研究对象,在深度剖析矿区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系统开展岩相学、矿物学、流体包裹体测温以及Re-Os同位素测年等工作,厘定了成矿期次阶段,分析了金的赋存机制,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黄滩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可分为VMS成矿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VMS成矿期分为黄铁矿阶段和黄铜矿-闪锌矿阶段,热液期可分为石英-硫化物脉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VMS成矿期金主要以碲金银矿的形式赋存,沿黄铁矿裂隙呈串珠状分或被其包裹,为同期同作用富集机制,是海底喷流作用成因;热液期金主要以银金矿和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主要分布在石英硫化物脉中,呈圆形、不规则状,单颗粒较大,金银含量较高,为后期热液叠加作用富集机制。VMS成矿期黄铜矿-闪锌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的均一温度(247.6℃~357.6℃)和盐度(6.6~16.1 wt.%NaC1 eqv);而热液期石英-硫化物阶段具有较低而均一温度(143°C~215℃)和盐度(0.4~7.3wt.%NaCleqv)。从VMS成矿期到热液期,成矿流体由中高温向中低温演化,盐度逐渐降低,流体中成分均以水为主,并含有少量CO2和CH4等还原性气体。黄滩矿床VMS成矿期块状硫化物和热液期石英硫化物脉中的黄铁矿分别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黄滩矿床VMS成矿期的成矿年龄为436.2±7.5 Ma;热液期的成矿时代在436.3±7.6 Ma左右。综合研究表明:黄滩矿床形成于早志留世海相环境,以海底喷流作用为主的VMS矿床,被后期次火山热液叠加。随着次火山岩侵位的不断升高,热液温度不断上升,热液流体和海水发生混合,由于喷口流体的传导冷却作用导致含矿热液的温度、压力、pH值和氧逸度等发生变化,Au元素随着硫化物的重结晶以[Au(HS)2]-形式的Au从基底活化,在晚期中低温低压环境下富含贵金属元素的热液发生大规模金银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