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载NZVI对稻田土壤As污染的提取效能及NZVI再生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y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矿山开采/冶炼、大气沉降、As污染灌溉水源利用以及含As农药与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导致全球范围内稻田土壤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As污染问题。作为世界上约一半人口以上的主食,水稻生产受到土壤As污染的危害更为突出,尤其是在受采矿/冶炼影响的地区。因此迫切需要对As污染较为集中且污染浓度相对较高的矿区稻田土壤进行修复,以实现农田安全、食品安全。在长期淹水情况下,稻田土壤中铁(氢)氧化物大量还原溶解,大量可溶态As也随之迁移进入土壤溶液,使得As对水稻的生物有效性大大提高;但从土壤修复角度看,这一独特的地球化学过程为从土壤中去除其活性态As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机遇。本研究发明一种搭载着纳米零价铁(NZVI)的柱载装置,旨在提取淹水As污染稻田土壤中高浓度孔隙水As。首先在As(Ⅲ)水溶液体系中,探明pH和竞争阴离子/分子对柱载NZVI提取As(Ⅲ)能力的影响;其次,将柱载NZVI应用于提取长期淹水的两种As污染浓度稻田土壤(轻度As污染稻田土壤(S-As)、中度As污染稻田土壤(M-As))中生物有效态As,并通过在四次柱提取期间监测淹水稻田土壤孔隙水As浓度,柱提取完成后检测土壤As形态、土壤DGT-As(薄膜扩散梯度,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以及水稻幼苗As积累情况来探明柱载NZVI对稻田土壤生物有效态As的减控效能;同时结合XRD与XPS技术对柱载NZVI提取As(Ⅲ)进行机理分析,之后对NZVI吸附-脱附循环再生能力进行系统分析,以提高柱载NZVI应用的经济效益,推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NZVI被选为最佳铁基吸附剂,且柱载NZVI铁渗漏率仅为0.071%;NZVI颗粒的低渗漏率是实现柱载NZVI安全利用的重要前提。在初始pH值5-9(接近真实淹水稻田土壤pH范围)时,柱载NZVI的As(III)提取率达到73-78%,提取率基本未受到抑制。在竞争阴离子/分子实验中,硅酸盐(H4Si O4)与磷酸盐(PO43-)对柱载NZVI的As(III)提取率抑制作用最大,在其环境浓度范围内分别使As(III)提取率降低了27-30%与14-17%,但仍保持着较高的As(III)提取率。因此,在实际应用该技术时应减少肥料的施用及去除田间农作物的残渣,以降低淹水稻田土壤系统中可溶性硅酸盐与磷酸盐的含量,避免对柱载NZVI提取土壤溶液中高浓度As产生抑制作用。(2)S-As与M-As土壤在经历四次柱提取后,孔隙水As分别显著降低139.5μg l-1与855.7μg l-1,提取效果显著;且土壤Fe浓度处理与对照相差不大,未出现明显Fe渗漏现象,表明柱载NZVI在孔隙水中As浓度下降方面起主导作用,且柱载NZVI基本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3)相较于对照组,经四次柱载NZVI提取后的S-As与M-As土壤剖面DGT有效态As分别平均降低了22%与29%,同时土壤中As的有效态部分(包括可交换态与可溶态As)分别降低了26%与17%。相较于对照组,S-As与M-As土壤柱处理组水稻幼苗累积As分别降低了29.2%与57.3%,且水稻幼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DGT-As均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证明了柱载NZVI在短期内减控淹水稻田土壤中生物有效态As的有效性。(4)柱载NZVI提取技术更适合应用于快速提取As污染浓度相对高的M-As土壤的生物有效态As。该技术可作为M-As稻田土壤“修复列车”的第一步,可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As负荷,以便后续利用植物修复或其他修复措施。(5)XRD结果表明,原始NZVI具有“核-壳”结构;XPS表征分析结果显示,柱载NZVI提取As(III)的机理主要是配位体交换、吸附、还原和氧化作用。(6)30 mM的Na3PO4溶液在脱附时间为24 h时,NZVI的再生效果最佳;脱附-吸附循环再生实验表明,在第一次循环再生后,NZVI的As(III)吸附量与脱附量明显下降,但在第二次再生后其吸附与脱附容量均趋于稳定;证明NZVI有较好的循环再生能力,在循环利用4次后仍可保持较高的As(III)吸附量与脱附量,利用该方法进行再生,NZVI可至少循环利用四次。NZVI的循环使用可大大减少柱载NZVI技术应用的经济压力,为其田间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信息搜寻行为领域倾向于关注主动的信息搜寻方式,而对被动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偶遇研究较少。在线信息偶遇作为一种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常见方式,在近年来逐渐引
随着纳米发电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的运动传感器、可穿戴电子设备及人机交互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受限于外部电源和体积,传统运动传感器不具备现代智能化传感器的可
网络短时流量预测有利于网络运营商了解当前网络的运行情况,在网络资源配置、异常检测等方面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短时流量预测的预测精度、运行速度对运营商进行有效的网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中产生海量的与企业管理与日常运营相关的数据。其规模已远超过人类可以直接处理的范畴。
近年来,膜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膜污染问题仍然限制着该技术进一步的推广。膜污染后运行能耗增加,过滤性能降低,减弱了膜过滤技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在膜生
随着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其带来的挑战也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由于毫米波通常采用定向传输,面向移动场景,系统的鲁棒性是它的一个重大挑战。为了保证高质量的通信性能,我们在通信过程中需要对毫米波的波束做到实时的跟踪。首先,论文概况了毫米波波束方向估计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信号模型和信道模型,给出了波束估计的基本数学模型。然后简单介绍了利用波束形成技术和经典的超分辨率空间谱估计算法。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对于滑坡的预前判断,整个滑坡过程的趋势分析以及灾后的整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关于滑坡的方案以及应急措施,首先需要了解造成滑坡的各个关键因素
Web2.0环境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网络信息产生、传播的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用户获得更多直接参与网络信息创作的机会;用户身份从之前的“读者”和“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团委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青年学习、生产服务、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懈努力,打造了"向日葵爱心助学工程""青年创新工场""奔跑吧山东院""集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视觉内容是真实场景的准确再现,能给人良好的视觉体验。为使HDR图像/视频能够后向兼容地在常规显示器上显示,需要对其进行动态范围的压缩,这一过程称为色调映射。无论用何种算法进行映射,都会无可避免地引入一定的失真,使得色调映射视频(Tonemapped Video,TMV)、色调映射图像(Tone-mapped Image,TMI)的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