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时报》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江时报》是民国时期哈尔滨出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份民营报纸。1921年3月15日创刊于哈尔滨,至1937年10月31日停刊,历时16年半,共出版4996号报纸,经历了北洋军阀、国民党和日伪统治三个历史时期,在异常艰难的历史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该报秉笔直书,逐日记录了民国时期哈尔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所有重大新闻和百姓生活实况,因此其史料价值颇大。本文从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角度,以《滨江时报》办报的基本过程为主线,利用哈尔滨市图书馆保存的相对完整的《滨江时报》原件,对《滨江时报》的创办背景、发展过程、内容特色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把该报的主要历史活动和历史事实挖掘和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报在推动区域报业繁荣、促进哈尔滨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影响。全文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论述的是《滨江时报》创办的历史背景,即哈尔滨国际移民城市的形成;哈尔滨城市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哈尔滨城市报业的兴起等三个方面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滨江时报》的兴衰过程。包括创办者范介卿的早期报业活动经历及办报思想;《滨江时报》创办的经过。第三章主要分析《滨江时报》新闻报道的内容特色。以1932年2月为界,分为前期(1921—1932年)和后期(1932—1937年)两个阶段。前期新闻报道的内容主旋律是反帝爱国,维护国家统一;后期新闻报道的内容特征是在日伪新闻统制下,该报进行策略性地隐蔽式报道,以求生存,避免被封杀。第四章重点分析《滨江时报》的社论、短评的思想倾向及特点。第五章从三个方面研究《滨江时报》的副刊,即文艺副刊、《消闲录》和《滨江画报》,通过对副刊刊载内容的介绍,分析出副刊在教育读者、感悟读者方面所发挥的文化教育功能。第六章主要研究《滨江时报》的广告,通过广告分类、变化、收费及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分析解读,透视近代哈尔滨社会文化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第七章主要研究《滨江时报》与读者的互动关系,重点分析《滨江时报》搭建的编者与读者互动的平台——“读者之声”专栏的特色及作用。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总结《滨江时报》的历史作用和研究《滨江时报》所获得的历史启示。
其他文献
<正>品牌领袖能否成为一个好的代言人,从人格到品行,都是需要包装的。如果没有博弈的筹码就不用去做自不量力的尝试,不如花点钱,请个韩国都教授来随便代言,这样多少也能混个
阳极铝箔是生产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的关键材料,经过多年发展,国产高压阳极铝箔的立方织构占有率已能稳定在95%以上,但其在环保型盐酸-硫酸体系中的电化学腐蚀扩面效果差。为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
<正>提起立白,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著名笑星陈佩斯的"二子"形象,正是这个颇具喜剧感与亲和力的诙谐演绎让立白为全国人民所熟悉。然而,立白并未局限于洗涤用品,它正在
本文认为艺术感知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非认知性的、带着主体情感色彩的能动反映,是文学创作者对现实客体的独特的把握方式。文学创作者对生活的艺术感知是文学创作的起点和条
桃果实柔软多汁,风味芳香,营养丰富,鲜食易于消化吸收,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桃果实成熟于盛夏,正值高温多雨季节,采后呼吸旺盛,常温下2-3d即达到后熟软化,容易受到
以三聚氯氰(1)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三嗪类氮-硅成炭剂——2-氯-4,6-二(3-三乙氧基硅烷基-1-氨丙基)-1,3,5-三嗪(3),其结构和热性
由于电表内阻的存在,故用传统的伏安法测电阻时会产生误差,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利用几种改进后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过程简便、结果准确。
为了提高红外成像仿真技术和加快红外制导武器的研发进程,分析了目标场景辐射特性模型、大气传输模型以及红外探测器模型,并以F16飞机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Creator和Vega的动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随着汽车数量和驾驶员人数的迅猛提升,传统交通执法的模式显得越发滞后。随着“向科技要警力”战略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