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坏性创新是一种主张提供“够用、更简单、更便捷、更便宜”的价值属性,最初从低端或小众的新市场入侵的创新模式。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拥有庞大的“低端性”或“非消费者”群体,这为破坏性创新提供了最优质的“土壤”。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活动将有效地实现跨越式增长,获取后发竞争优势。组织学习理论指出,组织持续的学习有利于获取创新绩效。当前,越来越复杂、动荡的商业环境使企业逐渐倾向于构建组织双元学习模式——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前者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知识和技术资源,后者则有助于捕获更多的新知识和新资源。企业的创新过程是企业通过各种学习模式获取和利用知识资源并不断捕获新机会的过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何充分利用组织双元学习模式获取不同的知识和技术,以实现破坏性创新的跨越式增长?这是一个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回顾现有研究,尽管一些学者初步尝试实证研究组织双元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但暂未实证研究组织双元学习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因而,现有理论很难有效指导企业的破坏性创新实践。基于此,本文从组织双元视角切入,探讨在科技驱动型行业中和经验驱动型行业中,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机制。本文通过整理和归纳已有研究,构建了研究模型和理论假设,并利用208家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科技驱动型行业中还是经验驱动型行业中,企业探索性学习正向影响破坏性创新绩效,而利用性学习对破坏性创新绩效无影响;在科技驱动型行业中,企业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的交互作用负向影响破坏性创新绩效;在经验驱动型行业中,企业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的交互作用正向影响破坏性创新绩效。本研究既拓展了组织双元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以及破坏性创新理论的研究,又探索了在不同行业类型导致的不同情境中,组织双元学习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机制,从而为企业的破坏性创新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