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金冠研究

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guo_s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契丹民族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纪活跃于松漠之间的一支少数民族部落,在中国古代民族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期生活于北方草原,以游牧渔猎为生,自辽代建立之后,与中原汉文化不断交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契丹草原文化。辽代契丹族的衣冠服饰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冠又是构成完整的契丹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和必不可少的,其造型、结构、工艺等所带来的独特气质与其他朝代和民族截然不同,同时,它也作为辽代金银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金银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维度。本文以辽代契丹贵族在朝会、宴饮、祭祀等礼仪场合及丧葬入殓时所戴的金冠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与实物、图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三十七件辽代金冠实物本着整体概括和细节深入的原则进行梳理分析,结合辽代服饰制度,对其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构成属性三部分展开充分研究,最终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创新设计实践。在文化和社会属性方面,对契丹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进行总体研究,以便通过对契丹民族的衣食住行、手工业发展、冠帽礼制、尚金的传统、灵魂不死的生死观及丧葬仪轨等几个方面的了解,认知金冠在契丹民族中源起、发展和演变,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金冠在辽代社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构成属性方面,采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从金冠的形制、材料、结构、纹样及工艺等几个方面,对历史文献、实物、图像进行对比论证,整理和总结出金冠的形制特征与结构、纹样、工艺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辽代金冠各类式样进行分解,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以构建判断矩阵并获得一致性评价指标。最终选择分析结论中的形制特征部分,使用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羊毛毡材料作为媒介载体,将形制特征要素应用于创新设计实践中,以期更好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相互促进,进一步完善对于辽代金冠的研究。辽代金冠的研究在历史学、社会学方面有材料补充、复制和展示传播的意义,延伸到应用学领域,充实了辽代金冠元素在设计应用上的美学影响,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拓展意义,创作部分也丰富了现代设计中对于民族识别方面的设计外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类型化设计推力。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必须解决好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收益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分配不均;二是经济全球化的收益在一国之内的劳动与资本之间以及不同劳动力群体之间的分配不平等。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各个国家仍有坚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而经济全球化也的确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当前收益分配不均的、服务于发达国家跨国资本利益的经济全球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四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587.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0万亿元,年均增长速率15.4%,同时,我国能源消费量上升势头明显,能源消费总量从1980年的6.03亿tee增加到2015年的42.99亿tee,年平均增长速率为5.77%。从2000年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一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4%,经济总量也仅仅增长一倍强能源
我们在关注和研究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时,往往更关注税收优惠政策给企业减轻税收负担的情况,而忽略了企业在享有税收优惠的同时,也会承担隐性税收(Wilkie,1992;Callihan and White,1999;Erickson and Maydew,2007)。所以我们在关注企业的税收负担时,要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考察,不但关注企业的显性税负,还要关注企业的隐性税负。本文研究的“隐性税收”是经济学上的一
学位
边塞诗是指我国古代诗人以描写边疆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起源于汉魏,兴盛于隋朝,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唐代边塞诗主题主要有: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朴质的民俗风情,反映戍边将士生活艰苦,表现战斗场景激烈悲壮,揭露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渴求报效国家,怀念家乡亲人,等等。本文拟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唐朝边塞诗作以简析。一、描写风光,突出边塞景象的奇异边塞诗中,常有诗人描写风花雪月和崇山大河、茫茫黄沙等各种自然景物
期刊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纵深发展,金融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跨越国界的基本表现,在国际收支资本金融账户中,分为资本项目的开放和金融项目的开放,资本项目开放领域表现的是FDI和OFDI行为,三十年来资本项目的开放,中国制造业及服务业等实体产业,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领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出现了实体产业的大发展。而金融项目的开放则比较晚,发生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金融项目开放中包括服务的开放和资金的开放,在
寿险行业作为社会稳定器与经济助推器,为人们提供人身安全、疾病、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其对于分散社会风险,弥补社会保障不足,增进社会稳定性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一旦寿险行业出现经营或资金运用方面的问题,将会对投保人的利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甚至资本市场及社会的稳定构成巨大威胁。正是由于寿险行业的发展本身对社会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外部性影响,决定了寿险公司的经营要注重公司治理的双重目标。即在追求公司股东利益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地方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地方金控)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均迅速增加,突出表现为全国31个省纷纷组建跨越银行、证券、保险、担保、信托、租赁甚至互联网金融在内的金融集团,其下属金融资产不断扩大,在地方国资中逐渐发展为与一般工商业、基础设施产业的三足鼎立之势。地方金控与地方国企在资产与业务上的紧密联系,成为地方政府控制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金控属性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如何有效地治理地方政府债务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为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过快增长,中国政府自2014年起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法规,试图通过债务透明化和预算硬约束建立起新型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规模得到合理控制,但隐性债务这种更为隐蔽的地方政府债务却继续快速增长,可能引发新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过去,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