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用户需求响应的独立微电网改进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发电规划决策越来越多地考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这成为一个多目标的问题。在发电规划决策中,反映经济效益的发电成本和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反映经济与环境关系的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微电网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各类新型智能化技术不断在电网中应用,由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是高效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所以提高风光消纳比例是微电网系统经济运行的关键之一,同时合理地运营储能系统使风光储的等效出力波动最小。本文对风电、光伏及储能的出力进行了模拟,然后分析了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考虑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参与下的微电网综合成本及微电网供电LOLE指标的最优出力调度策略,该策略下独立微电网的负荷优先由风电、光伏出力满足,然后不足部分通过储能充放电进行补充,如果仍然不足时,需要使用燃料电池及燃气轮机进行调度,最终计算用户用电不足量,然后根据该值发动用户参与调度,并支付相关辅助服务费用。建立了以常规机组成本最小、环境费用最小、用户参与调度需求响应费用最小和供电不足指标最小为目标的独立微电网综合成本最优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改进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选用标准测试函数ZDT1、ZDT2以及10机组组成的微电网测试案例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对某实际微电网案例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调度,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其他文献
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易用、绿色环保、价格低廉的优点,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设备,目前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已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当前可充电锌-空气电池还存在工作效率低、功率密度低、循环性能差等缺陷,成为制约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广泛商业化应用的首要阻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优化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的核心部件——空气电极的性能。空气电极上发生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
以水利空间布局规划成果数据管理为宗旨,依据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管控信息化应用需求,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最新的WcbGIS信息技术,建立了满足统一标准规范的水利基础设施核心数据库,构建了基于一张图的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管控平台,为统一水利空间用途管控、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有效提升了水利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硅相比与其它负极材料具有较大的比容量,且因为具有较低的放电电位,环保,储量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具有前途的阳极候选物。然而硅具有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相间膜(SEI),较差的导电性和较大的体积膨胀的缺点。这就导致了硅在放电过程中,容量衰减较快,较低的库伦效率和较差的循环性能。为了提高硅基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做出了以下研究:(1)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层微孔三维多孔碳纳米片(PC)/多壁碳纳米
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是当前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光伏发电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光伏电源发出直流电通过静止的并网逆变器将电能输入电网。若大量电能通过控制策略不当的逆变器接入电网则必然会导致电网中旋转容量相对下降,不利于电网的频率与电压保持相对稳定,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威胁。仿照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普及是应对环境日益恶化、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动EV的发展。充电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是EV普及的重要环节。按照集中程度,充电设施可分为分散式充电桩和集中式充电站。分散式充电桩一般指零散的、非聚集性的充电设施,充电方式快速、慢速兼有,充电桩以交流为主,主要满足EV用户的慢速与常规充电需求。集中式充电站一般具备三台及以上的充
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数据的数据量快速增长且数据种类越来越多,传统的集中式处理方法越来越乏力,为了能够更好满足电力数据的存储、挖掘和分析,分布式的电力大数据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数据挖掘和负荷预测在应用方面相辅相成,数据挖掘为负荷预测的效率和精度的提高提供了条件,预测效果的提高也反映数据挖掘的价值。本文在数据挖掘和负荷预测算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Hadoop和Spark大数据平台,对“智
萘酞菁(Nc)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未修饰的萘酞菁溶解性差,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能级过高(-3.61 e V),无法作为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本研究将具有长烷基的吸电子的酰亚胺基团引入到萘酞菁中,增加了分子的溶解性,降低了分子的LUMO能级,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电子传输材料,并将其用于体相异质结有机太阳
微电网作为目前促进不可控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的有效形式之一,其灵活经济的供电方式也成为我国大电网的重要补充手段,然而风电、光伏等不可控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间歇性成为遏制微电网发展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种储能技术的日益成熟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在微电网调频方面,储能快速精准功率追踪能力、强大的功率吞吐能力,为微电网维持系统频率稳定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手段。基于此,首先了解分析微电网频率
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接入,传统电网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同时传统经济模式逐渐加快转型,能源利用率低以及环保问题日益突出,而综合能源系统依靠其多能互补的特性,通过横向调节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利用,成为未来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而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是使用其提升能源利用率的必要前提,因此需要重点研究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问题以保证其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良
为了响应"十四五"的号召,加强国家建设,提高抢险水平,为防汛抗旱提供依据,做到有效防汛抗旱。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洪涝灾情及抵御灾情的常见措施,概述了"水利一张图"的概念、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并且谈及了大数据、物联网、无人机、遥感等信息科技在洪涝灾害上的应用。根据现有水利信息化技术在洪涝灾害上应用的优缺点,提出防汛抗旱工作将往智能化、安全化、聚合化的方向去发展,另外也将在调度抢险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