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含能材料在现代国防建设和民用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实用价值。虽然含能材料的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是人们在某些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尤其在能量释放模式和爆轰反应机理等微观层面的研究。因此,含能材料的点火起爆机理一直是爆炸力学、爆轰物理、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含能材料起爆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与化学过程,该过程发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且伴随系列中间反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能材料在现代国防建设和民用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实用价值。虽然含能材料的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是人们在某些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尤其在能量释放模式和爆轰反应机理等微观层面的研究。因此,含能材料的点火起爆机理一直是爆炸力学、爆轰物理、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含能材料起爆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与化学过程,该过程发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且伴随系列中间反应过程、相结构转变现象和纳秒时间尺度的极快速能量释放,这些都是开展含能材料冲击响应行为研究所面临的技术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两种典型液态含能材料(双氧水和硝基甲烷)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级轻气炮动态加载系统,结合光电探针技术、光辐射观测技术、以及瞬态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在冲击加载下它们的发光历史和原位动态拉曼光谱演化特征,为深入揭示含能材料微观动力学响应行为提供实验观测数据。另外,我们还研究了敏化剂对硝基甲烷冲击点火反应特征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我们针对双氧水的强氧化性和硝基甲烷的强溶解性特征,分别设计了液体样品靶,获得了在8.7-15.2GPa冲击压力区间双氧水的发光辐射能量随时间变化特征(辐射历史特征);获得了在10.1-14.1GPa冲击压力区间硝基甲烷的发光辐射历史。其次,研究了双氧水和硝基甲烷的冲击点火特征和能量释放模式。依据双氧水的冲击发光历史是否出现点火发光特征,我们确定了双氧水冲击点火反应的临界压力约为12.8GPa;硝基甲烷的冲击发光历史特征揭示出硝基甲烷在冲击加载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点火反应特点和能量释放模式:在低压冲击(10.3GPa左右)条件下硝基甲烷没有出现早期点火发光特征,但在后期出现缓慢能量释放现象;在中等强度的冲击(11.8GPa附近)加载作用下,硝基甲烷出现明显的二次点火发光特征和部分能量释放现象;在强冲击(14.1GPa)条件下,冲击波进入样品立即引起样品剧烈发光,完成了快速点火和能量完全释放过程。另外,我们发现,5%的乙二胺敏化剂明显降低了硝基甲烷的冲击点火压力,导致在弱加载条件下硝基甲烷发生快速点火反应和能量完全释放现象。这些实验观测结果对揭示这两种液态含能材料的冲击点火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最后,首次在11GPa附近加载条件下完成了双氧水的冲击瞬态拉曼光谱实验,发现双氧水O-O伸缩峰发生蓝移和展宽,但未观测到分解产物氧分子的特征峰,证明在此压力下双氧水分子处于稳定状态。但是由于信噪比不高,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生态农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是在“新农村”建设政策指导下生态农庄品牌化建设的环节之一。文化为旅游产品注入灵魂,是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理念核心,也是生态农庄品牌塑造的强力兴奋剂。基于川西农耕文化进行的生态农庄旅游产品的设计,首先致力于将川西农耕文化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其特色元素再进行视觉化表现;其次将提炼的应用元素,结合生态农庄特色基础产品,依据产品提供能力,在消费者调研的基础之上设计、塑造、推广带地域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大型跨海,跨江、跨峡谷桥梁工程也越来越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交通项目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随着桥梁保有量的增加,国内外桥梁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也在加剧,桥梁的风险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发挥桥梁的各种服务功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维护公共利益,开展桥梁风险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作为一种新型桥梁体系,相
当前,铁路系统积极响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口号,如何全面有效地节能减排降耗,尤其是降低牵引供电的能耗成为铁路建设中的一大要点。近些年,我国加大“川藏铁路”等一系列西部铁路线建设,大量的长大坡道使得电能质量治理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同时列车再生制动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Power Conditioner,RPC)可以有效地进行电能质量的治理。相较于传统电压源型换流器
铁路运输近年来在我国的运输体系当中占主导地位,当前已进入高速重载的关键阶段,运行里程和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其安全保障就显得尤为的重要。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不仅是国民关注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铁路各级单位所关注的重要指标。本论文提出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专门针对轨道交通车辆而产生的。该系统结合了轨道交通的特点,以高清视频监控技术为基础,接收来自机车其他设备的车载信息,将这些数据与从网络摄像机所获取的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数量的逐年递增,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对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研究越来越多。二语习得的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控制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我们要培养留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近些年在司法实践中,无效婚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涌现对婚姻秩序造成了严重地损害。本文在现有婚姻制度下,以司法实践中判例为视角来分析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关于无效婚姻制度的立法规定和在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在现行婚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作出思考和建议。
近年来,现代有轨电车凭借其绿色舒适的优良性能,逐渐受到了政府的肯定与市民的青睐,成为我国大城市地铁的补充线,中小城市的骨干线。与此同时,许多城市希望现代有轨电车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城市名片。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装备、技术同质化的背景下,如何让现代有轨电车突显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促进现代有轨电车与城市建设的共赢,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地域文化
对于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来说,信仰是支撑人类生存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佛教以其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对现代人内心的抚慰和净化作用,备受当代人关注。大量佛寺在延续文化脉络、发展旅游经济的推动下易地重建,佛教文化和相关体验活动蓬勃发展,这也为佛寺建筑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选取了亚洲最大的十方丛林——峨眉山大佛禅院,以对传统佛寺建筑文化的继承与不同点出发,以佛寺建筑空间设计适应现代需求为目的,对大佛禅
平武县“上壳子”是整个白马藏族聚居区仅有的几座还保持完整的古寨,古寨里依旧保持有传统的建筑、习俗与生产方式,目前处于待开发状态,既要保存白马这一古老的村寨,又要满足村民自身发展和游客参访的愿望,在基于生态视野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需要增设一批公共设施来达到对外开放的标准,目前显得尤为紧迫。当前古寨公共设施建设主要由内因“人居环境改善”与外因“乡村旅游”两方面因素决定,要求公共设施设计符合“整体协调、
新时代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且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城市交通领域也反应了主要矛盾的转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各类交通工具大幅增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已不堪重负,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因此需要新建或改造既有交通设施,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和劳动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制约传统桥梁建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