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PSI诱导的PC12细胞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的形成及演变过程并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包涵体的化学组成。方法取进入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孵育24h后,加入PSI(终浓度10μM),分别于给药后3、6、9、12、24、48、72、96、120h取出细胞并甩片固定,行HE染色及α-synucle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变化。在PSI作用96h后,收集包涵体,提取蛋白,并对其成分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PSI作用于PC12细胞,早期出现散在于胞浆中的嗜酸性和α-synuclein免疫反应阳性的点状颗粒,然后这些颗粒进一步在核旁聚集,形成聚集中心,最后形成固缩的包涵体。对2D胶上肉眼可见的120个点进行了质谱鉴定,共鉴定出27个蛋白点,包括:(1)热休克蛋白及相关蛋白:Hsp105、Hsp90、Hsc70、Hsp27、Hsp70/Hsp90-organizing protein。(2)细胞骨架蛋白及相关蛋白:α-tubulin-1、β-tubulin-15、γ-actin、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 subunit 2(β)、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 subunit 5。(3)蛋白酶体相关蛋白:26S proteasome subunit p40.5、proteasome protein p45。(4)线粒体相关蛋白: aconitase 2、dihydrolipoamide dehydrogenase、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core proteinⅠ、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3、ATP synthase beta subunit。(5)其它蛋白:CaBP1、PKM2、elongation factor 2、laminin receptor 1、annexin A7、thioredoxin-like 2。讨论本研究观察到的包涵体形成和演变过程与以人类PD为代表的神经变性疾病中的包涵体非常相似,可以作为研究包涵体相关问题的有力工具。我们首次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包涵体的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在包涵体中鉴定出Hsp105、Hsp70/Hsp90-organizing protein、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aconitase 2、dihydrolipoamide dehydrogenase、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3、PKM2、elongation factor 2、laminin receptor 1、annexin A7、thioredoxin-like 2等蛋白。应用蛋白质组学对包涵体化学组成进行的高通量的发现性研究,为揭示包涵体各组分的关系和进一步探讨PD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