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功能是:诊断课程、改革课程、促进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确定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估计教育需要.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因素即课程参与者;另一类是物的因素即信息技术课程的要素.要实施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模式.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自从问世以来,就在课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泰勒因此被尊称为"课程评价之父".泰勒理论是一个课程编制和评价的理性-经验性手段.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委托者、参与者以及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过程与做法.按照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吸收课程评价理论的新成果,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应当注意几个问题:加强课程评价理论基础研究;评价的范围要扩大到教师;评价要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价要有助于学生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加强.信息技术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应该在改革中发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现状的评价越是深入、准确,改革的成功就越有保障,发展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不间断地为其改革提供可靠、详细、及时的各种课程信息,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