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42,CDC42)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CDC42特异性抑制剂ML141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组织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以下九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5组:再灌注6 h、24 h、72 h、1 w、2 w)、正常组、假手术组、ML141组及DMSO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改良的Zea-Longa评分法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Western blot测定CDC42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测定CDC42的表达部位情况,HE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病理变化,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比的变化。结果:1.Zea-Longa评分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得0分,缺血再灌注6 h、24 h、72 h、1 w、2 w组得分各不相同,提示有神经功能受损,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结果:CDC42在各组大鼠的缺血侧脑组织中都有表达,正常组与假手术组中,CDC42有基础水平表达,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在再灌注6h、24h组中,CDC42显著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42的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增加,其下降趋势减缓,至72h及1w时,CDC42表达已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2w时,CDC42表达再次下降,与正常组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结果:正常组脑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清晰。1w组缺血侧脑组织细胞形态及排列不规则,核固缩,且结构紊乱。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DC42在大鼠海马DG区细胞的胞浆区有表达。5.ML141干预后Zea-Longa评分结果:ML141组的Zea-Longa得分较1 w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O组得分与1 w组得分之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6.ML141干预后TTC染色结果:正常组脑组织无梗死灶,缺血再灌注1w组、ML141组及DMSO组均有大小不同的梗死灶,予ML141干预后,大鼠脑梗死体积比显著缩小,与1w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O组与1w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7.ML141干预后Western blot结果:ML141组CDC42表达减少,其差异与正常组、1w组相比均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O组CDC42的表达与1w组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CDC42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脑组织中的表达呈动态变化,用CDC42特异性抑制剂ML141干预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体积比均有所下降,提示CDC42可能参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