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教学、科研与产业结合的载体。大学科技园可以把高校的科技成果通过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或其他有效形式流向企业,从而有力地拉动高校科研与市场的结合,使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研究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总结中外高科技园区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大学科技园管理部门的工作实践,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法,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透视我国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从研究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入手,总结有关高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综述,包括增长极理论、产业群聚理论、空间扩散理论、苗床理论、创新理论、三元参与理论等作为高科技园区发展支撑。 其次,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在充分调研和借鉴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从依托高校的科研能力、科技园孵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业环境、建设成果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应用模糊系统聚类法对我国2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进行聚类分析。 再次,应用前面建立起来的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近三年来的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最后,在以上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性的提出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继续深造时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