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毛诗》音注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asch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奂(1786—1863)为清代著名经学家,尤以治《毛诗》而著称后世。世人多称赞陈氏的训诂学与校雠学造诣之深,但对陈氏的音韵学成果却鲜有人谈及。陈奂师事段玉裁,深得段氏真传,段氏对陈奂的音韵学水平也颇为欣赏。从音韵学的角度研究陈奂的《释毛诗音》和《诗毛氏传疏》两部著作,可以使我们了解陈奂对上古音的认识,同时可以使我们对陈奂学术成果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本文以陈奂的《释毛诗音》和《诗毛氏传疏》两部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陈氏为《毛诗》注音的情况,从而归纳陈氏对上古音特点的认识。这两部著作中,《释毛诗音》以注音为主,而《诗毛氏传疏》以释义为主,所以本文研究对象以《释毛诗音》为主,以《诗毛氏传疏》为辅。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对陈奂注音进行研究:第一,对陈奂的语音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体现陈氏的语言学观点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陈氏的两部著作中我们发现,陈氏已经认识到了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古音不同于今音,地域的不同也会造成语音的差异。陈奂对古音的考证运用了谐声、通假、异文、注音、声训、双声叠韵以及考察韵脚字等多种方法,并引用大量文献材料证实其说法,可见陈氏治学之严谨。第二,对陈奂注音的性质和内容进行研究。陈奂为《毛诗》注音目的在于标注《毛诗》中的字音,他没有为我们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音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其注音中归纳出陈氏对上古音的认识情况。陈氏的注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的注音,被注字和注音字没有意义关联;另一类是注音兼表义,注音字为被注字注音的同时也释义。第三,利用数字统计的方法对陈奂为《毛诗》中单字所注之音进行考察,归纳出陈氏心中上古时期的声、韵、调特点。陈奂为《毛诗》注音1236处,本文通过对这些注音进行研究,发现陈氏认为上古声母有“轻重唇音相混、舌头舌上音相混、章组与精组相混、照二归精、日母归泥、以母与定母相混”几个特点。对于韵部的研究,陈氏注音中反映出的上古韵部情况比较接近段玉裁的古韵分部。陈奂已经注意到阴阳入相配的问题。对于声调的研究,陈奂与其师段玉裁观点基本一致,认为上古时期声调已经存在,但上古声调不同于时音声调,上古声调没有去声,且去声在上古时期与入声关系密切。第四,本文将陈奂为《毛诗》注音中所反映的上古音特点与段玉裁的古音学观点做比较,以考察陈奂与段玉裁的师承关系,总结陈氏对师门学术的继承与发展情况。经比较得出,陈奂对段玉裁的古音学观点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陈氏继承了段玉裁在古声母研究上的“古端组与知组相混、章组与知端组相混、照二归精、影母独立、匣母与牙音相混”的观点和段氏在古韵母研究上的“之、支、脂三分;真、文分立;冬、东不分;异平同入”的观点以及段氏有关声调的全部观点。在此基础上,陈奂对段氏的古音学观点又有所发展,他认为上古时期声母有“以母与定母相混、日母归泥”的特点,韵母的“脂部”和“微部”应该分立。第五,结语部分对陈奂注音中所反映的上古声韵调情况作归纳总结,并指出陈氏观点的进步之处与不足之处。陈氏的进步之处在于他认识到了上古声母的“照二归精、日母归泥、以母与定母相混”几个特点和上古韵部“脂微分立”的特点以及对其师段玉裁声调观点的继承。陈氏的不足之处在于他对唇音声母特点的认识不够明确,没有借鉴当时已经被钱大昕证实了的“古无轻唇音”的观点;对章组和精组声母关系认识不符合上古语音特点。陈氏不足之处表现在韵母方面主要是他认为上古时期“东、冬不分”、“尤、侯不分”。陈奂对上古音特点的认识,既继承了段玉裁的观点,又在段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发现了段氏没有发现的特点。这说明陈奂不仅在训诂学和校雠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音韵学方面的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他文献
2013年在正定城内出土了一通明代《建文昌神祠记》残碑,碑文主要记述了在城东南兴建文昌祠的过程。本文在对照清代县志所载碑文并进行补正的基础上,对古城四隅改造之背景及过
廉洁教育的提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内的迅猛发展,随之带入了资本主义的功利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想,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作为思想活跃、可塑性极强
进入新世纪,随着文学与现实联系的趋强,城市贫民、失业者及农民工等形象反复出现在一些作家笔下,他们共通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及道德批判,逐渐形成底层文学。本论文从思想史、社
随着汉语学习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韩国学生作为汉语学习的主流群体之一,汉语学习的人数比重较大,群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虽然关于韩国学生的汉
韩国电影在世纪末以惊人的创造力激活了本土的票房,并且不断地有新人新作涌现在国际电影舞台之上。其商业化叙事与本土文化基因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国家文化政策的推动和电影
诗歌翻译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既与文学创作相似,又有其独特的审美原则。翻译者须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美的享受。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思想得到了提升。编导赋予人物精英意识,升华电影思想;增改故事情节,深化救赎主题;调动视听功能,叙事简洁流畅;删改原著情节,
随着保定市府河片区拆迁工作的推进,在府河南岸的天坛街上发现一处由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建筑台基,经初步调查,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确定此处为明清时期保定府的风云雷雨山川坛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伦理、文学、艺术诸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历史为背景,把新文化运动和钢琴艺术综合为一个整体
本文深入研究了苏联共产党自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91年(?)党亡国总计74年执政期间的历次最高权力交接过程,着重分析其中存在的非正常因素,如党内非正常政治斗争、领导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