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以来,我国部分部属重点大学陆续酝酿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2007年将有17所知名大学完全启动这一改革的试点工作。此次改革以实施统一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为特征,以建立完全的导师负责制为核心,以研究生资助改革为切入点和重要保障。
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新机制试点高校的研究生资助的新政策,对武汉地区四所高校硕士生的资助情况及他们的资助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旨在了解研究生培养新机制(试点)下的研究生资助政策的供给以及研究生资助需求两方面现实的基本情况,以期分析研究生资助的供求关系,引起相关部门、学者的重视和进一步思考,为研究生资助改革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今后的研究生培养新机制有效实施做出一点学术贡献。
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绪论、研究生资助的历史和经验。绪论部分首先厘清研究生资助这一基本概念以及它与诸如大学生资助等概念的关系,并简要回顾了前人的研究以及本文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第二章则从中外两大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比较。通过对比和总结,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以美、日、澳为代表的研究生资助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资助的总体现状与不足。
第二大部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视角上,比较和概括了几所试点高校的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异同:宏观上对此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的试点高校资助政策变革进行了目标、内容、重难点和意义的分析;并对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两所改革试点的典型高校的新资助政策进行了微观的分析和比较。
第三大部分是实证研究及其结论。通过对武汉地区的四所高校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了硕士生受资助情况的相关分析、硕士生付费意愿的回归分析和资助需求进行了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受资助情况整体显著相关;影响付费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家庭的年收入、就读专业、就读学校和父亲受教育程度:针对硕士研究生的资助需求,研究生资助改革要有针对性的在提供“充分灵活的贷款”、“公正公开的体制”、“必要的科研资助”、“对弱势资助倾斜”和“相关的咨询服务”五个方面进行资助供给的有效协调和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余论部分从供求关系和制度变迁轨迹两个视角对我国研究生资助改革进行思考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