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兔肝VX2移植瘤的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征及其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探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兔肝VX2移植瘤血流灌注及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肝内VX2移植瘤动物模型后10~14天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经兔耳缘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后团注法注入SonoVue,应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nTI)及QontraXt定量分析软件,分析肿瘤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征并与病理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标本MVD及VEGF的表达水平,并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建立肿瘤模型11只,共22个肿瘤。(1)超声造影显示兔肝VX2移植瘤呈典型“快进快出”增强模式,动脉早期约7-11s快速增强达高峰(其中10个肿瘤为整体均匀增强,12个肿瘤为周边环状增强),随后肿瘤开始迅速廓清,约16-24s开始呈低增强。(2)超声造影测量VX2移植瘤最大径与大体病理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兔肝VX2移植瘤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均早于周围肝实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曲线尖度均高于周围肝实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兔肝VX2移植瘤MVD与CEUS的峰值强度(PI)呈正相关(r=0.58,P=0.005),但与达峰时间、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无相关性。CEUS定量参数均与兔肝VX2肿瘤的VEGF表达无相关性。兔肝VX2肿瘤MVD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4,P=0.001)。(5)兔肝VX2移植瘤VEGF的表达均为阳性,肝实质VEGF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1)超声造影可较准确测量兔肝VX2移植瘤的大小,能更好地反映肿瘤的范围。(2)兔肝VX2移植瘤动脉期增强模式与大体病理一致,超声造影可定量反映其血流灌注特征。(3)兔肝VX2移植瘤的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MVD呈正相关,可以间接提示肝恶性肿瘤的MVD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