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为美国戏剧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威廉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社会对那些敏感的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个人的摧残。的确,在刻画那些受伤害者、逃避者、残废者和与环境格格不入者时,他塑造了一个既可辨认,又与世隔绝的世界。威廉斯似乎一直“停滞”于此主题的写作,但却成为这类人物描写的大家。本文就其三部最经典的戏剧《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简介部分就国内外学者对其作品的研究,文章的主题,写作动机及文章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正文共分四章,从三个角度对三部作品中的被抛弃者逐一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威廉斯本人:一个被抛弃者,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一 性麻痹下的被抛弃者 本章从《欲望号街车》中的典型人物布兰琪的三个不同阶段进行了分析。在第一阶段中,布兰琪失去了象征其家族的贝索.里夫庄园,失去了其深爱的同性恋丈夫,而其祖先的那些“风流韵事”注定了布兰琪是社会的牺牲品。在第二阶段中,为了摆脱痛苦,惩罚自己的罪过,布兰琪开始了她放纵的生活。本部分集中论述了布兰琪被剧中另一重要人物—斯坦利(布兰琪的妹夫)强暴这一经典情节,分析了布兰琪的纵欲本性。在第三阶段中,作为一个社会的弃儿,在传统道德的主流社会中,她终究逃脱不了自己的悲惨命运。在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同时,她醒悟了。 二 宗教审判下的被抛弃者 本章就其另一剧作《玻璃动物园》进行了研究。威廉斯笔下的人物不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基督教中的圣人,而是一群“罪人”,是道德与精神上的残废人。他们体现了人类在道德和精神分裂的过程中追求真理,努力寻求拯救的艰难历程。本章运用了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结合宗教、神话、挖掘了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 逃避的被抛弃者 本章中的逃避者涵盖了威廉斯的三个剧本。一类是未曾露面的逃避者,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