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黄酮类蜂胶胶源植物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嫩芽或树干伤口处采集的树脂,并混入其蜡腺、上腭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蜂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糖尿病等多种功能活性,这些功能活性与其成分息息相关。目前普遍认为中国蜂胶是杨树型蜂胶,但关于中国蜂胶的酚类成分和胶源植物的报道不尽相同。因此,本论文对22个富含黄酮的蜂胶的酚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植物化学组分分析法确定蜂胶的胶源植物,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验证;最后研究了该类蜂胶胶源植物树脂1-12月份的酚类成分变化情况。1、在本实验室前人研究基础上,选取22个富含黄酮的蜂胶毛胶样品,运用超声波辅助75%乙醇提取蜂胶中的酚类成分,利用HPLC-DAD及标准品对蜂胶的酚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了该类蜂胶中的29种组分,并将p-香豆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短叶松素、松属素、短叶松素-3-乙酸酯、柯因、咖啡酸苯乙酯和高良姜素作为此类蜂胶的特征性组分。2、在黑龙江伊春的实验蜂场收集蜂胶,并且采集蜂箱周围6公里范围内大青杨、香杨、青杨和小黑杨的杨树芽,对树芽中酚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系统A版比较各杨树芽和伊春蜂胶醇提物的HPLC图谱,发现小黑杨与蜂胶的相似度最高,高达0.930,无论在酚类成分还是各组分的含量上均比较吻合,确定小黑杨为该类蜂胶的胶源植物。3、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该类蜂胶的胶源植物。CTAB法提取蜂胶和杨树(4个)、松树、柳树和桦树的DNA,利用植物通用引物18S rDNA验证提取的蜂胶样品DNA的质量。在NCBI GenBank数据库查找杨树基因,根据编码异戊二烯合酶的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F541623.1)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并特异性扩增。对普通PCR产物测序可知,4个杨树、柳树和22个蜂胶普通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22个蜂胶溶解曲线Tm值与杨树和柳树基因组扩增的Tm值相同,均为81.5℃。并且蜂胶和柳树、杨树的测序序列相同,所以该类蜂胶的胶源植物为杨柳科植物而不是松树和桦树。4、为了研究小黑杨的化学成分是否随采收时间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变化,我们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采集小黑杨树芽,并用HPLC-DAD及标准品对各月份树芽醇提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定性结果,我们推测蜜蜂在5-8月份采集树脂制成蜂胶,而根据定量分析,发现5-8月份树脂成分变化不大,因此我们推测,在伊春蜜蜂采胶时间为5-8月,并且蜂胶的酚类成分不会随采收时间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道路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所能发出的功率越来越大,车速越来越高,载重日益增加。对燃油经济性的追求,要求汽车发动机自身的摩擦功降低,导致了汽车自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水提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细菌生物膜的影响,探讨连花清瘟的抗菌作用机制,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体外MRSA生物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