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对比分析及其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qian3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我国常见病高发病之一,威胁人类健康。虽然目前治疗泌尿结石手段繁多,但仍存在术后复发、结石残存等诸多问题。明确病因,开展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我们从结石自身成分及机体代谢状态综合分析,获取可靠信息,开展后继治疗。目的:研究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与血尿酸浓度的关系,发现血尿酸对结石形成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进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方法治疗的2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留取血清检测尿酸水平,术毕收集患者结石标本。分别采用化学方法和红外线光谱法检测结石的化学成分。比较结石组成成分与血尿酸浓度的关系。结果:红外光谱分析用于结石成分鉴定明显优于传统化学分析方法。200例结石中以草酸钙结石为主,占73%;其次为磷酸盐和尿酸盐结石为24,占12%。与健康无结石人群比较,结石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294.6±52.2)umol/l较健康人平均血尿酸水平(227.4±46.8)u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草酸钙结石组血尿酸水平最高,平均为(319.8±77.4)umol/l,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261.0±61.2)umol/l、(220.8±54.0)umol/l、(231.6±52.2)umol/l,组间比较无差别。结论: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可以准确判断结石主要成分。血尿酸水平是本地区尿路结石成形的潜在风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草酸钙结石密切有关,是临床上防治草酸钙尿石一个有用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MRI T1WI及PDWI-FS序列观察不同年龄膝关节周围诸骨红黄骨髓的特征,分析膝关节周围骨红黄骨髓的分布及骨髓转化的规律。方法:搜集正常志愿者67名,男27名,女40名,排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BPH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临床表现排尿困难、尿路刺激和并发症三组症候群。其中急性尿
研究背景和目的 脑水肿(cerebral edema)是指脑组织内液体异常聚积,从而使颅内压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常伴有神经功能的障碍、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严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