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一种二尖瓣修复成形的创新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hors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二尖瓣成形(mitral valvuloplasty, MVP)是儿童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再干预率较高,仍不令人满意。诚然,MVP手术具有一定难度,并且手术技术繁多,MVP的策略个性多样,这些都让外科医生的MVP学习曲线较长,也很大程度上不利于降低术后的再干预率。因此,探索标准化、可重复性强的MVP策略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团队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儿童常见的先天性MR的解剖主要因素是腱索异常导致的二尖瓣(mitral valve,MV)瓣叶对合不良(即一定程度的瓣叶相对脱垂)的假说,并通过前瞻性观察性的小样本研究进行初步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瓣叶折叠(leaflet plication,LP)(主要是瓣缘部分)技术结合异常瓣下结构重建和后瓣环环缩理念的标准化MVP策略,通过113例患者的回顾性预后分析对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以期望将我们的标准化MVP策略进一步推广。
  方法和结果:
  该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初步探索先天性MR的解剖异常的重要因素是腱索异常(异常连接,短小融合或异常缺失)导致的瓣叶对合不良(瓣叶相对脱垂:相邻两个连接于瓣缘的腱索距离>4mm),并尝试尽可能使用同一性的修复技术,处理同一性的MV畸形,包括积极切除异常腱索或通过乳头肌劈开松解短小融合的腱索后,通过LP技术将脱垂的瓣叶的瓣缘部分进行折叠,消除瓣叶对合不良的情况,并辅以后瓣环整体环缩消除瓣环扩张并进一步保证瓣叶的对合面积。在对20例患者进行详细的术中MV探查记录以及术后6个月-1年的的随访结果,对我们的假说进行了初步的肯定,也证实了LP并不会因为瓣叶面积的问题而不能进行,并且完整的形成了我们的“三步法”MVP标准策略,即瓣下结构修复,LP和后瓣环环缩。论文的第二部分,以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着重分析了自2016年起在本研究团队接受MVP标准化策略治疗的113例患者的近中期结果。主要通过MVP术后MV相关再干预率为指标,与国外其他中心的结果比较,从而评价本研究团队MVP标准化策略的优劣。在当前的结果中,我们的策略具有一定的优势,术后的MV相关再干预率整体更低,并且仅主要涉及腱索切除,乳头肌劈开,LP和后瓣环环缩的技术,理论上也具有更强的可重复性,也相对简单,因而更符合标准化的概念。第三部分对当前先天性M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MV解剖,形态发育,外科治疗现状等,可以明确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MVP仍将继续是解决儿童先天性MR的首选方法,因此本论文涉及的标准化MVP策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结论:
  儿童先天性MR的解剖主要因素是腱索异常(异常连接,短小融合或异常缺失)导致的瓣叶对合不良而引起的关闭不全,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存在上述的异常。本研究团队的基于LP并积极处理异常瓣下结构和后瓣环环缩理念的标准化MVP策略安全有效,术后再干预率低,近中期预后令人满意。因此,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该策略,整体提升我国先天性MR的治疗水平。
其他文献
一新型99mTc标记快速心肌灌注显像药物99mTc-3SPboroxime的SPECT显像实验研究  目的:99mTc-3SPboroxime(99mTc-3SP)是一种99mTc(Ⅲ)复合物,在Sprague-Dawley大鼠体内,它的初始心肌摄取与99mTc-Teboroxime(99mTc-TEBO)相似,但心肌滞留时间明显延长。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健康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
期刊
第一部分脂蛋白(a)与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冠脉严重程度相关  研究背景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一种遗传性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浆中稳定存在,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血栓形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要的血运重建方法,SYNTAX评分(SYNTAX
学位
第一部分食管癌术后放疗同步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的初探  目的:评估食管鳞癌术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同步紫杉醇+奈达铂每周方案化疗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  材料与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共入组52例患者。IMRT临床靶区包括瘤床+相应高危淋巴引流区,放疗总剂量为50~60Gy,2.0Gy/次,5次/周;同步化疗奈达铂25
学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我国缺血性心脏病的负担逐渐加重,我国CABG手术量迅速扩大,年手术量超过4万例,但同时伴随着显著的医疗质量问题,不同地区和单位心外科发展极不均衡,一方面,心外科诊疗规模分化趋势十分明显,全国整体心外科可及性亟待改善;另一方面,诊疗结果存在显著地域及单位间差异,不同诊疗
第一部分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肺通气/灌注(V/Q)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SPECT)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EPH)的诊断效能,同时探究肺灌注SPECT结合低剂量CT(Q-LDCT)对CTEPH的诊断效能。  方法  前瞻性收集就诊于阜外医院疑诊肺高压(PH)患者298例,排除左心疾病及肺疾病引起的PH患者。入选患者行V/Q平面显像、S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高发恶性肿瘤,患者数量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在我国,90%以上的食管癌都是鳞癌,与西方国家以腺癌为主的分布不同。目前,外科手术仍是食管鳞癌主要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较高的术后复发及转移率和对放化疗的不敏感仍显著影响其治疗效果,食管癌总体五年生存率仅为15-25%。对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是对该疾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干扰素发挥着重要的抗肿瘤作用,能够直
学位
背景: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具有侵袭性高、增殖速度快、易于复发转移的特点,预后不佳。SCLC标准初始治疗方案以依托泊苷联合铂类的全身化疗为基础,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患者获益有限,调节SCLC免疫状态可能增加免疫治疗获益的机会。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期刊
第一部分基于CMR电影的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肥厚型心肌病基因表型中的价值  研究目的基因检测被推荐用于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的家系筛查,但是基因检测出的致病突变阳性率差异较大,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及时间成本,因此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收到了限制。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也广泛用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