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碳纳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jj306110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总结碳纳米材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研究的现状,分析其局限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以往研究中未引起重视的杂环类化合物以及胶体态碳纳米材料的吸附机理出发,选择了两个典型的体系来研究碳纳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规律:在第一个体系中,研究了碳纳米材料对一类广泛存在却被吸附研究工作忽略的有机化合物——杂环类的吸附规律;在第二个体系中,研究了一直以来鲜有讨论的碳纳米材料的存在形态——胶体态纳米颗粒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及其对有机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协助运输。本研究以完善纳米碳材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知识系统为目标
其他文献
森林土壤有机碳控制着大气中CO2浓度的平衡,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碳循环不确定的最大因素是土壤有机碳库的分布和动态变化。生物炭作为稳定的固态富碳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水、固废以及生活粪便等,造成了环境一系列问题,氮磷在人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过量排放引起的湖泊富营养化、酸化和全球变暖,其中居民农产品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氮磷流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较为突出。本研究基于元素的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居民农产品消费系统包括畜禽屠宰初加工、作物初加工、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和农村居民农产品消费为研究系统边界,构建了居民农产品消费系
学位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师应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关键词:以人为本;潜能;创新;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94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
滨海湿地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随着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加剧,滨海湿地的氮“汇”功能日趋增强。以往研究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水分、温度、植被等对湿地沉积物
本文采用聚合物浸渍裂解法在碳纤维表面涂敷碳涂层,然后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得到Cf/SiBCN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G等分析手段和三点弯曲、单边缺口梁法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烧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问题之一。其中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绿色高级氧